第六百一十一章 楷書四大家(第2/2頁)

胡楊點頭:“華仔說得沒錯!這種紙張,屬於名貴紙張,是清朝才有的梅花箋,全名也叫梅花玉版箋,紙為鬥方式,原料為皮紙,經施粉、打蠟、砑光,再以泥金繪制碎冰紋、梅花紋於上的一種高級箋紙。紙的左下角印有‘梅花玉版箋’的朱色小長方標記。

不過,你這幅字,保存得不好,那標識已經爛掉了。”

得!大家算是搞明白,這是清朝的墨寶。

不管怎麽說,清朝的書法,放到現在,也肯定是古董級文物啦!多少值點錢。

前面就和大家說過,清朝雖然是一個長命的皇朝,可書法並不怎麽樣,書法家自然也不多,質量還有所下降,其中清朝初期,很多還是繼承明朝的書法遺產。

像王鐸、傅山、朱耷、許友等這些著名書法家,本來就是明朝人,只不過明朝滅亡,他們自動變成了清朝的書法家。

而清朝中後期,比較出名的書法家,是翁方綱、劉墉、梁同書、王文治。四人書法享譽大江南北,時稱“翁、劉、梁、王”。後人稱他們為清四家。

當然,也有人認為,劉墉、翁方綱、成親王永瑆以及鐵保,這四人才是清四家。

說到底,還是有清吹不服,非要把兩個滿族人排上去,才能心安理得。清朝四大書法家,沒有滿族人,他們肯定不服啦!

於是,就有人把滿族人中,書法成就最高的鐵保,以及成親王永瑆排上去。

這下,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