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書法的起源(第2/2頁)

元朝太短,雖然有著名書法家,可書法藝術說不上進步。

而明朝,很多明朝皇帝都喜歡書法,根據規定,所有的詔書都要由擅長書法的人臨摹,能為朝廷內外撰稿的人才能得到官職。

皇帝都這麽搞,讀書人對書法的重視,自然不言而喻。總得來說,也還是有進步。

可到了清朝,學書法的風氣雖然還很盛行,但書法的造詣卻處於停滯狀態。清朝中後期,許多書法家共同研究碑刻,書寫自己的個人風格。篆刻、隸、行、楷等書法藝術空前發展,篆刻藝術與書法緊密結合。

這聽起來,似乎也是一種進步,可單論書法造詣,其實和前面歷朝歷代相比,算是沒落了。

這和清朝實行文字獄有很大關系,不僅僅是要求文章規範化,字體最好也是規範的。

如此一來,書法家自然得到什麽發揮。你要張揚自己個性?很好,那你別做官了,自己玩去吧!

其實,不僅是書法藝術。縱觀中國那麽多個朝代,論文學成就,也確實是清朝最差勁,就因為搞什麽文字獄。

遠的不說,唐宋元明清,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清朝有什麽?

大家會說,小說紅樓夢,難道不是清朝的嗎?

得!清朝就只剩下一部《紅樓夢》,這種文學題材,還是繼承明朝的。可見,清朝對人民思想的奴役有多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