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元青花花盆(第2/2頁)

“除此之外,大家繼續看它的瓷胎,有什麽特點?”胡楊考究大家的眼力。

其他人說不出,但庾哥看了之後,開口道:“感覺有氣孔,沒有現在瓷器那麽細膩。”

胡楊舉起拇指:“還是庾哥厲害,一下子就看出來了。元青花的胎是用高嶺麻蒼土做的,高嶺麻蒼土的特點是白而不細,因為當時粉碎的條件有限,工藝有限,所以可以見到很多氣孔。所以,這也是鑒別元青花的一個特征。

還有,現在瓷器講究‘三分拉坯,七分修坯’,也就是說,器物的成形主要是用刀修出的;而元青花剛好是相反的,元代工藝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

主要是由於元代泥料可塑性較強,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內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對下半部和圈足做簡單修整。

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頸都線條流暢,外型圓潤,不落刀痕。

當然了,更加專業的分析,需要借助放大鏡之類的儀器觀察,跟大家說了估計也不太懂。

事實上,大家對如何鑒別元青花也興趣不大。他們只要知道,這是真正的元青花,那就足夠了。

元青花的珍貴,無人不知,畢竟目前古瓷器最高拍賣價的保持者還是元青花,整整八個多億的港元,足以讓很多瓷器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