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瓷中貴族(第2/2頁)

不過,說到稀有程度,明朝的更稀有。”

比如宣德朝黃釉瓷,這個時候,黃釉瓷算是比較成熟燒制出來,傳世品極少,近年來隨著景德鎮禦窯廠龍珠閣出土了大量的宣德瓷片,一些宣德黃釉瓷片大量流入市場,被藏家一搶而空,現在已千金難求一片。

宣德朝黃釉瓷盤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就拍出兩三百萬的天價,到現在,幾乎是千萬級別的。

弘治時期最著名的品種是黃釉,換句話說,弘治的黃釉瓷器是明代最著名的品種之一。其黃色嬌嫩如雞油一般,人稱“雞油黃”。

這一時期的黃釉瓷與成化時期的黃釉相比,顏色深,釉面光亮,似一泓清水,較之成化時期那類泛白的淡黃釉顯得深且厚。

總之,明朝黃釉瓷一般出現都是重器,即便有人有收藏,也不會輕易放出去拍賣,幾乎都是遮遮掩掩的。

相比之下,清朝的黃釉瓷比較多。

要說兩個朝代的,那個更貴重,就不太好說。畢竟目前黃釉瓷在拍賣市場上,最高紀錄是清朝的產品,接近九千萬的天價,讓很多瓷器都望塵莫及。

“對了,庾哥剛才得到的那件,也是個寶貝。”胡楊最後透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