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這怕不是黑心棉吧?(第2/2頁)

然然搖頭:“樓是叔叔的,但他的公司不用這麽多地方,只用差不多一半的樓層,其他都是出租的。”

嘖嘖!那也很厲害了。

走進金鐘古玩城,裏面裝修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高档,同樣存在擺攤的,並非全都是古玩店。

根據了解,這裏有一百多個商鋪,由一館一街一廳組成,二樓設置的古磚青墻風格的古玩館,共有38個商鋪,近半商戶由當初三市古玩市場搬遷而成。

“胡哥哥,這東西,我爸爸書房也有一件。”然然拉著胡楊的手,興奮地說道。好像看到熟悉的東西,讓她很高興一樣。

胡楊看了一眼,是一件銅質的手爐。

華仔問道:“是用來焚香料的吧?”

然然立即點頭,頭上兩條頭發炸成的馬尾一晃一晃的,很可愛。

“嗯嗯!是的,我看爸爸往裏面往香粉。”

呃!

胡楊有點不想揭穿,他心裏想說,看來你爸爸也是一個附庸風雅的人。

“胡哥哥,難道不是?”瀟瀟觀察蠻仔細的,立即發現胡楊的神色,感覺然然的爸爸可能弄錯了。

胡楊問道:“跟這個一樣的?”

然然又重新看了幾眼那件蓋子鏤空的小銅爐,茫然地點頭:“差不多,就是上面的孔不是圓形的,而是花型的。”

胡楊笑道:“那你回去,可以調侃你爸爸。這是手爐,古代用來取暖的,而不是焚香的爐子。”

胡楊告訴大家,手爐有非常長的歷史,據說早在春秋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它的制作,在明清時期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早期的銀、鐵、瓷材質被大大減少,而廣泛用銅。

銅的傳熱性較好,捧在手上更為暖和;二來銅材細致光滑,色澤晶瑩,且柔中帶剛,富有延展性,於制造工藝上有著更大的發揮余地,制成的手爐也不易銹蝕和裂壞。

尤其是明代的制爐工藝日臻成熟,湧現出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爐,格調高雅,精美絕倫,形、藝、韻、意俱佳,堪稱工藝品中的珍品。

而清代手爐,因傳入宮中,一躍成為皇家禦用品,身價倍增。從而使手爐的制作升級,集多種工藝於一身,開始變得花哨起來。僅材質又多了漆器、琺瑯等品種,工藝上還采用了掐絲琺瑯,手爐的裝飾更加精美。

到了民國,手爐的制作又趨於簡單,形狀和紋飾開始單一化。為了減少成本,連銅料也薄了起來,之後隨著新的取暖工具的出現,手爐也漸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

然然聽了,頓時眼睛一亮,高興道:“太好了,我可以讓他給我好多零花錢。”

不僅胡楊,就連直播間的觀眾們也都一陣冷汗,暗想:這怕不是個黑心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