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死摳的老頭(第2/2頁)

事實上,不是特別關注古代名人的話,看到名人的字,還真說不出是誰,不能怪申屠信他們見識短淺。

何紹基出身於書香門第,其父何淩漢曾任戶部尚書,是知名的書法家、教育家、學者、藏書家。何紹基兄弟四人均習文善書,人稱“何氏四傑”。

其名頭還是蠻多的,在清末的時候,也算是比較出名,尤其是書法上。

申屠信狂喜,對胡楊感激不已。或許對胡哥來說,這不算什麽寶貝,可對他而言,就是難得一見的墨寶。

可惜,可惜!只有下聯,上聯丟失了。

可即便如此,三五萬應該還是有人要的吧?要知道,何紹基在清末可是很出名的書法家。他們何氏的書法,更是被譽為清代第一,盡管有點誇獎的嫌疑,但也證明了人家的實力。

“說何紹基是書法家,或許還不夠準確,應該在前面加一個大字,大書法家。”溫文浩說道。

書法家這名頭不難混,但大書法家就不一樣了。

胡楊看那字,點評道:“這應該是他中年時期的作品。”

“怎麽說?”

胡楊告訴他們,何紹基中年博習南北朝書,筆法剛健,此期作品傳世甚少。後致力分隸,漢魏名刻,無不深研熟密閉,臨摹多至百本。偶為小篆,不顧及俗敷形,必以頓挫出之,寧拙毋巧。暮年眼疾,作書以意為之,筆輕墨燥,不若中年之沉著俊爽,每有筆未至而意到之妙。

“這對聯的筆法剛健,所以猜測是中年時期的作品。”

“如此說,這作品應該算是比較稀少吧?很珍貴的吧?”有人忍不住問道,語氣中滿是羨慕。

就在這時,身邊傳來一個老人的聲音:“何紹基的字?我老頭子看看。”

大家轉頭一看,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有點像玩藝術的,留著一下巴時髦的白色胡子。胡子比頭發還要長,那發型和胡子,像足了張大千的造型,是同一款。

看到這個老人,就連直播間的觀眾都有一種驚艷感——老人家,不簡單呀!

“您老請。”怔了怔,申屠信連忙請。

老人家掏出一個拇指大一些的放大鏡,別看這放大鏡小,但放大的倍數高。他認認真真地鑒別了一會,才收起自己的放大鏡。

沒有點評,直接開價:“五萬給我如何?”

沒等申屠信答應,胡楊就插話:“老人家,這是何紹基難得的作品,五萬有點欺負人了。”

“是何紹基的沒錯,可這只有一半,價值就不是對半這麽簡單的,小夥子應該也是行家吧?那這種情況,你應該了解才對。”老人反駁道。

這對話,就引起了周圍人的關注,尤其是攤主,瞪大眼睛。

五萬元?

他二十元賣出去的。

雖然被人撿漏,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在他這裏發生,可還是很肉疼,心裏在滴血。五萬元呀!他們得賣多少貨才能賺到?

虧了,血虧!

胡楊哈哈一笑:“如果是完整的對聯,老人家您也十萬元拿不下,甚至說五十萬都拿不下。十五萬吧!公道點。”

周圍的人更是嘩然,二十元買的,立即飆升到十五萬。

申屠信馬上閉嘴,早就激動不已。他的薪水是不低,但一年存個十多二十萬也不是容易事呀!

而且,工資是要上交家中“領導”的。只有這古玩賺到的錢,才是他的零花錢。當然,也得偷偷存著,不能給老婆知道,上次撿漏賺的,就被婆娘給拿走了,很大方地留下兩千給他瀟灑,欲哭無淚。

這次,他學乖了,特意去弄了另外一張銀行卡。

饒是小高剛才撿了漏,這次也還是羨慕,十多萬呀!

老人家反應有點過激,立即跳腳:“十五萬,不可能!”

“那就算咯!反正我能找到心甘情願拿出十五萬的買家。”胡楊給申屠信一個安心的眼神。

從一開始,他就看出,這老頭是個死摳的貨,也不指望他能給很高的價格。前面他抽的那根煙,都燒到煙嘴屁股,還要吸一口才丟掉。

而這個老人,在附近的古玩圈也確實是出了名的摳門。

申屠信收到胡楊的眼神,連忙將對聯卷起來,不讓這老頭再看了。

“六萬!”老人急了。

申屠信搖頭,沒有說話,懶得跟他討論價錢,價差實在是太大。

“那你說多少。”

“十五萬呀!”申屠信聳聳肩。

“娘希匹!”老家夥丟下一個粗口就走了。

在他看來,十五萬入手的話,他沒什麽利潤空間,不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