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葛飾北齋(第2/3頁)

此話一出,直播間的觀眾頓時議論紛紛。

不是咱們國家的?不對吧?這水墨,其他國家的人也能玩得這麽溜?即便是自己中國的畫家,一般人也畫不出這種作品來吧?

“呵呵!有水墨的痕跡,就不一定是咱們中國的呀!

你們不知道嗎?在古代,我們國家一直都是風坐標,無論是書法、雕刻,還是繪畫等藝術,在周邊國家也都是流行的。

他們不僅僅仰慕我們的藝術文化,也會誕生一些名家,比如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在水墨畫上,也有一定的研究。

眼前的這一幅,我沒看錯的話,應該是日本名家葛飾北齋的作品。”

得!胡楊說出葛飾北齋,可大家一頭霧水,壓根不認識,或者說聽都沒聽過好嗎?

“誰呀?很出名嗎?”

“不認識,估計在日本有點名氣吧!”

……

別說直播間的觀眾們,就是老板娘菲姐也一臉迷茫:“葛飾北齋?”

“可能我們都不認識,畢竟是國外的。”胡楊笑道。

“胡哥,你這什麽表情?我們也認識國外的好嗎?畢加索、梵高,達芬奇等,都知道呀!這個日本人,是真不知道。”直播間有人郁悶道。

胡楊給大家說:“葛飾北齋還是挺出名的,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高、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呃!

一時間,大家無語了。

畢竟梵高等世界級繪畫大師,他們都有聽說過,偏偏沒聽過這個什麽葛飾北齋。可胡哥跟他們說,梵高都是這個葛飾北齋的粉絲,這就過分了吧?

“你們別這種表情,這個人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可見,名氣還是蠻大的,只是我們對日本人都懷著一種別樣的情緒去看待,選擇性去忽視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人。”

別的不說,日本人在科學領域,拿過諾貝爾獎的有不少,但我們能說出一個名字嗎?沒有吧?

反正大家的態度就是:日本人不值得關注!

說實話,有點憤青的胡楊,跟大家也沒有太大區別。

之所以能說出這幅畫的作者,而且對這個畫家有所了解,還是前不久補習的時候忽然留意到的。

客觀上評價,這個葛飾北齋的繪畫成就非常高,他對現實奇矯扭曲形態的強烈偏執,卻是超越當時人理解的,只有到現代藝術中才能引起共鳴。在這個意義上說,他的藝術是超越時代的,是現代藝術之前的現代藝術。

“大家可能不知道,葛飾北齋本身就是一個中國迷畫家,喜歡西遊記和水滸傳。因為喜歡,故而為這些繪制了大量插圖,印成繪本西遊記、新編水滸畫傳。

在此過程中,葛飾北齋不斷吸收古今中國畫幟藝術長處,在中國畫技法的造詣上,日漸成熟。創作神奈川沖浪裏前,葛飾北齋已經學習中國畫六十年,深受中國畫影響。

因此,大家看到這麽一幅畫,也就沒什麽好奇怪的了。”胡楊說道。

對日本人了解的人就會發現,其實很多日本人都是中國迷。在中國非常熱門的西遊記、三國演義、聊齋志異等作品,在日本也很受歡迎。

在所有周邊國家裏面,日本可能是最仰慕中國文化的一個國家。

胡楊給老板娘提醒:“姐姐,這幅畫,低於一百五十萬都可以拿下。”

他是不打算出手的,除非價格非常低,利潤空間很大。但這幅畫,明眼人都能看出不簡單,盡管說不出來歷,所以價格就不可能太低。

“一百五十萬?”老板娘一樂,已經開始琢磨,怎麽弄到手。

“如果賣給日本人,兩百萬也有可能。”胡楊補充一句。

畫作的主人有點失望,竟然沒有人知道這幅畫的來歷,或許知道,但懷著撿便宜的心態,知道也不會說出來。

這時候,競拍開始,底價很低,只有五萬元。

“十萬!”那韓國人立即叫價。

胡楊等人一愣,這韓國佬的中文說得還挺好的,比起兩廣的煲冬瓜,帶著玻璃渣味的普通話等都要好。

直播間有人調侃:“胡哥,這韓國佬的普通話,比你的還要標準呀!”

“哈哈!兩廣的煲冬瓜,胡哥的算是比較好的了,大家不要強求太多。”

“我就知道,說到普通話,肯定又要把我們兩廣拿出來做反面教材。”

“其實,兩廣還好,人家是說得不咋地,但人家承認。最厲害的還是東北,對自己的普通話有種蜜汁自信。”

“拜托!湖南湖北的更加無語好嗎?”

“難道不是台島省的最搞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