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還有寶物(第2/2頁)

胡楊訕訕一笑,想了想,感覺有點不好意思,指著物架上的另一件高仿品:“姐姐,你這件也是寶貝。”

嗯?

姐姐這個稱呼,大家暫且忽視,驚訝的是還有漏網之魚。

不過,既然胡哥沒有馬上拿下,說明價值一般,直播間的觀眾這麽心想。

他們不知道,胡楊本打算是一起弄走的,只是忽然冒出一個老人家,他想要撿便宜,也就沒那麽容易了。那樣的話,還不如送老板娘一個人情。

秦老聽後,皺了皺眉,深深地看了眼胡楊,然後拿起那件瓷器。

老實說,他來這個店不是一次兩次,有什麽貨,他基本上也都清楚。手上的這件瓷器,曾經也看過,感覺看不準。

說是看不準,但在古玩界,看不準就是不看好的意思。

“秦老,能看出來嗎?”老板娘緊張地問道。

不是不相信胡楊,只是覺得秦老會更靠譜,畢竟她對胡楊並不熟悉,盡管剛才的表現很出色,給人高深莫測的感覺。

秦老看了一會,搖頭:“是高仿品。”

老板娘給胡楊一個白眼,暗道:浪費表情!

胡楊聳了聳肩:“確實是高仿品,但誰說高仿品不值錢?我這不是值一百來萬嗎?”

呃!

好像也是哦!

大家再次將目光看向秦老,胡楊說得沒錯呀!高仿品也是分很多種的,價值有高有低,珍貴的仿品,甚至比原作品更加值錢。

這種事情,在古玩界實在是太常見了。

只見,那是一件哥窯瓷器,瓷器表面布滿了裂紋,卻給人精致感。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

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征之一。

之前,胡楊就和大家講解過,“哥窯”是中國五大名窯中唯一未解謎底的瓷窯。

由於缺乏同代文獻,且後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仍無法揭開層層面紗,呈現它的真實面目。

“有點像清朝的仿古瓷。”秦老看了一會,不大確定地說道。

有點像?

看來,這老頭,實力也很一般嘛!直播間的觀眾忍不住想道。

“老爺子好眼光,這確實是清朝的仿古瓷。”胡楊肯定道。

瓷器仿燒的歷史幾乎與精品瓷器同步產生,宋代官、哥、定、汝、鈞五大名窯文史後,仿品相繼出現,宋代遍及我國南北的“八大窯系”就是在對五大名窯競相追仿的情形下形成的。

“李唐越器久稱無,趙宋官窯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氣,紋猶鱔血裂冰膚”,這是清代乾隆皇帝對宋代官窯瓷的贊美詩,從中不難看出清代帝王心儀宋瓷的古雅氣息。

清朝時期對五大名窯的仿制具有相當規模,幾乎難分仲伯,但是清朝對歷史名品的仿制並非全部出於功利目的,而是為了趕超前人,繼承傳統。

以往在收藏市場上,清仿官器只是作為點綴而已,不過近兩年,因為精品難尋和收藏市場上需求的增加,清三代仿官器在拍場上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處於中庸且走勢穩定的仿宋瓷,不僅有宋瓷工藝之美,又承載著清官窯的美譽,可謂是“品質與價值”兼具的保值潛力股,值得青睞。

胡楊指出好幾處清朝仿造的痕跡,讓原本不夠確定的秦老也肯定起來。

“不錯!這是清朝的仿古瓷,不過品質不算特別好,市場價也就三五十萬的樣子。”最後,秦老估價道。

老板娘看了眼胡楊:“大兄弟,多謝提醒啦!你哪裏人?聽口音,不像是本地的。”

雖然不如剛才胡楊得到的那件,但三五十萬也不少啦!胡楊的提醒,讓她免受幾十萬的損失,一句謝謝都沒有,那就太不當人子了。

“我粵省的,姐姐叫我小胡就好。”

“難怪,沒吃飯吧?既然你都喊我姐姐,今天到我家吃好了。”

其實,老板娘也想結交這位有本事的年輕人,所以請客吃飯,不僅僅是因為胡楊幫她找出了一件寶貝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