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朝的奴役政策(第2/2頁)

“魁星點鬥”、“魁星踢鬥”也由此應運而生。以此題材籹作文房用具亦符合書生情懷,為祥瑞之物。

而粉青釉,是南宋時期的瓷器種類,元明清各代都有仿制。

粉青釉的釉層中含有大量的小氣泡和未熔石英顆粒,它們使進入釉層的光線發生強烈散射,從而在外觀上形成一種和普通玻璃釉完全不一樣的藝術效果。

“你怎麽知道,它是明朝的?”何思謙問道。

其實,他蠻好奇,那些鑒定古董的,是怎麽對一件物品判斷“年齡”的。有些古董是可以看出新舊,但具體多“大”了,為什麽有人能通過肉眼看出來?

“你看,這顏色,閃爍著微微的藍光,這就是明清時期的特征。明、清時期的景德鎮窯燒制的粉青釉,釉中除鐵外,還有微量的鈷元素,因此呈現淺湖綠中閃微藍的顏色。”胡楊解釋。

“那為什麽不能是清朝的?”何思謙追問。

胡楊笑道:“很簡單,看風格。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就好像我們八零後和九零後,有著非常明顯的時代特征。

明朝和清朝,一個屬於漢族執政,一個屬於滿族執政,那麽風格上肯定會有很大的偏差。在藝術上,也是產生巨大的差異。

比如這個魁星點鬥,明清時期,腳踩的如意祥雲是不一樣的。

眼前的是明朝的風格,清朝的祥雲紋飾要稍微方一些,看起來比較有規矩,不像明朝的那麽飄逸。而且,祥雲的數量,清朝的講究雙數。”

總之,清朝顯得繁文縟節很多。這跟清朝是滿族統治有關,想要靠這種規矩、儀節等奴役漢族。

這一點,從哪些皇族對下面的人的稱呼,就能看出,都是喊奴婢、奴才的。

在清朝以前,文人都很自恃清高,要他們自稱奴才,那是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感到侮辱。可到了清朝,居然引以為榮,還自我安慰,那是親近的意思。

除了“主子”和“奴才”的稱呼外,還有一點非常明顯。

比如清朝以前,官員回應皇帝,一般都是用“喏”。而到了清朝,就變成了“喳”。

唱喏之禮起源於東晉,興盛於兩宋。秦漢時臣下聽命多行揖禮,舉手過頂。

“喳”字在甲骨文中左邊是一個張開的嘴,右邊是太陽在樹枝的下面,意指鳥在夕陽的樹上小聲鳴叫。

所以“喳”字本意是小聲的象鳥一樣嘰嘰喳喳聲。引申意為奴仆答應主人差遣時,小心翼翼發出的聲音。

那麽,大家也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差別。

“喏”字表明了職位的不同,是下級、下屬領命行事時,向上級直至皇帝的唱喏之禮。而“喳”或者“嗻”表明了身份的不同,是奴仆、奴才的回應之禮。

不得不說,這是清朝奴役政策的一種成功。

看胡楊分析得有板有眼,所有人對他刮目相看。書法造詣怎麽樣,先不要說,但鑒寶這方面,這家夥確實挺厲害的了。

“這些年,你就學這些東西?”何思謙吃驚問道。

大學以前都是一起玩的,老胡有幾斤幾兩,他肯定是知道的。

可如今,怎麽看都像是老胡自己偷偷跑去上了補習班,說好的一起頹廢呢?

“後面我學的東西可多,書法也算是其中之一,”胡楊提前跟大家打預防針,別到時候展現出其他“才能”,這些人又一副大驚小怪的模樣。

何思謙被噎得說不出話來。

老爺子樂呵呵笑道:“這樣好,這樣好!就是要趁年輕,多學點東西,藝多不壓身!你小子,學著點。”

後面那句話,是對自己小孫子何思謙說的。

“誰要和他比這個?我要問他,軍艦上的導彈發射原理,他也肯定一臉懵……”何思謙嘀咕道。

只是被自己家老子盯著,聲量越來越小,最後那些話只在腦海中飄過。

胡楊將硯滴放下,心想著,什麽時候自己也搞一個。

不過,他明白,古代的硯滴傳世品較少,又因其形制小巧而不引人重視,故收藏難度較大。

“我來給你磨墨,你趕緊寫幾個字看看。”唐老對鑒寶興趣不大,他真正想知道的,還是那作品,是否為胡楊的墨寶。

這一點很重要,對他們書法界來說,有這麽一個年輕人,能達到那種境界,絕對是一件大事、幸事。

要真是那樣,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晚輩拉到自己的協會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