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據(第2/2頁)

華仔,人家還沒結婚的男人,娶一個帶孩子的人,像什麽話?”

“你不去試一下,怎麽知道不行?我看華仔,對你也有意思。死丫頭,長點心吧!出去那麽久,還是這個豬腦子。”

……

他們母女之間的談話,胡楊等人自然不得而知,現在,正和吳大山,以及老人家談話,聊一些以前的事情。

老人家對以前的事情很在意,一說就停不下來,胡楊耐心聆聽。

“那時候,鬼子就打到對面的山頭,差一點就來到我們村。可就在這時,他們已經被我們國家打敗,一車車的鬼子兵灰溜溜地走了。跟你說呀!當時……”

打鬼子,永遠都是老一輩最驕傲的事情,要是身上能留一個子彈孔,那就更加自豪了,見人都能吹半天。

老爺子沒有當兵,但幫助過八路軍,特別自豪。還說自己和某某排長熟悉,就不知道對方還記不記得他。

當時,八路軍並不富裕,為了幫助他們打鬼子,村裏借出一些糧食。他手上,還有一張借據,但他知道過去那麽多年,沒什麽用了。而且,那時候,他也不大,借出糧食的,是他的父親。

再說,當時就借那麽點糧食,特意跑去政府討債,也沒什麽意思。

“哦?我能看看嗎?”胡楊問道。

他聽說,那時候是留下不少爛賬,軍隊也算不清到底哪些沒有還清老百姓的。所以這些年來,只要有相關的借據出現,國家都會很多倍返還。

老人家以為胡楊不相信,覺得他吹牛。於是,真的去將那張借據翻出來。

胡楊看了一下,果然,是解放軍寫下的借據,上面標明了時間等,借出谷子兩擔,足足兩百斤。

“老爺子,這筆賬,要不要討回來?其實,也不是在意那兩擔的谷子,只是我覺得,這種好事,應該公開。”胡楊建議道。

“要去政府?那就算了吧?現在兩擔谷子也不值多少錢。”老爺子擺擺手。

胡楊笑道:“可不一定,我聽說,有人跟你一樣的情況,國家可是超過十倍償還給老百姓。我黨的政策,是向來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的。

而且,我覺得,這是好事。您父親做了一件對國家有利的事情,也應該讓別人都知道。”

“可以嗎?”老爺子聽了,有點心動。

確實,那兩擔谷子的事,其實沒多大事,也沒想過要國家還。但是,如果能讓自己去世的父親留點名聲,那就不一樣了。

農村人雖然樸實,但不代表不愛名呀!相反,越是老古董的人,對名聲越在乎。

“我來操作一下吧!老爺子你靜等消息。”胡楊表示。

他打一個電話出去,和華老前輩說了這麽一個事。

華世雄聽了,也覺得這種事情不應該埋沒在歷史中,應該拿出來宣揚一下,對國家的名聲也好。

華世雄也打了一個電話,他在福建的人脈,比想象中的更大,認識不少政府裏頭的人。

就在胡楊他們吃飯的時候,政府的人連夜上門。來了好幾個人,有一位是專門做鑒定的,需要鑒定那借據是不是解放軍開出的。

然後,對照一下歷史上留下來的公賬,看有沒有相關的記錄。

還真讓他們找到了記錄,而且記錄裏面,還有一句對吳老爺子父親的高度評價。

鎮政府的人連忙握住吳老爺子的手,旁邊扛著攝影機的人則是趕緊拍攝。

“這是我們工作的疏忽,這麽多年過去,吳大爺都已經過世,才發現這麽個事。政府是這麽決定的,借據收回,然後償還一萬人民幣現金,還有兩百斤大米等。”鎮的領導說道。

不得不說,國家對自己老百姓是很不錯的。大米照樣還,還給錢,以及其他的生活品,非常優渥。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會上新聞,吳老爺子父親的名字會宣揚出去。

吳老爺子萬萬沒想到,國家這麽大方,一直以為,要真拿著借據去政府討個說法,也就如數奉還而已,麻煩不說,而且還會被人說小氣,就那麽兩擔谷子,那麽多年過去,還要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