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顯靈了!(第2/3頁)

那位創立了道家學說的道祖,在那個時候的天地環境下,已然隕落。

是以,如今豎立在太清宮之中的這尊神像,必然不可能是遠古的那位老人回歸,或者復活。

但道祖神像卻能在萬年之中連續顯靈。

這一點,聖唐王朝曾派來一位金仙級數的國公來看過,給出了一個舉世都公認的說法。

世上本無神。

有人祭拜,有香火信眾,便誕生了神。

這太清宮之中的道祖神像便是如此。

聖唐以道立國。

由高祖皇帝立國之後,追道祖李耳為祖,廢除了許多邪祀,令天下只奉道,崇道。

由此讓道祖神像享受到了天下眾生最濃郁的香火。

在這樣龐大的香火之力下。

眾生心有所求,香火通神,於神像之中誕生香火神靈,也是正常。

在聖唐王朝眼中。

這道祖神像便是一尊後天成神的存在,但因其以‘道祖’之香火成神,可以說祂是道祖,也非道祖。

聖唐既然是供奉這尊神像,那必然沒理由不容許神像生靈。

即便是在道祖神像顯靈之後,聖唐對這尊道祖‘神靈’,也仍舊是寬和的態度,並不反對,某種程度上,也是自信的體現。

既是聖唐自己‘創造’出來的神靈,那由何須意外緊張。

民間百姓,不知道其中曲折和內涵,也不會想那麽多,既然道祖有靈,那他們供奉便是,求個平安。

李玄作為皇室血脈,也知道神像有靈的原因。

對他而言,站的不是王朝那樣高的角度看問題。

他的想法也很簡單,道祖神像就是王朝所封的唯一正統神,心目之中與道祖無二,而若是能夠此次救他脫劫,那就更加無上了。

一路穿過太清宮的諸多回廊和殿宇。

“道祖聖像便在那裏。”

住持道士緩緩開口:

“是否能求得福緣,就看侯爺自己的造化了。”

聞言。

洛陽侯深深吸了一口氣,上前,來到了神像所在的三步之外。

望著那騎牛的道人形象。

道人雙眸半開半合,似有實際般的目光,垂流而下,令洛陽侯有些恍惚,仿佛面前的不是一尊雕像,而是一尊有生命的存在。

但似乎此前來祭拜的時候,都沒有這種明顯的感覺。

這讓他心中一肅,心頭莫名更加虔誠,俯首在騎牛道人神像前跪拜了下去:

“李唐一脈,聖人地八十九代孫,後人李玄,叩見道祖。”

這一拜之下,洛陽侯是天仙至尊,其本身已經是人間首屈一指的強者,身上無形間有大道靈機,也跟著一起俯首下去。

因其這次謁見道祖,心裏裝著別的事,誠信跪拜之下,便與以往的年祭不同。

轟~

伴隨著洛陽候的這一拜,無形之間,整座洛陽府十三州大地,數以兆億之寬廣天穹之間,那一代表著洛陽侯之皇道氣數蛟龍,也覺醒過來,無比的巨大,朝著神像俯首,四肢趴在地上,跪拜了起來。

轟隆~~

一時之間,洛陽十三州大地之上風卷雲湧。

“這……”

負責太清宮的那位住持道士,不由得驚容看向跪拜的洛陽侯,不由為其誠心所震撼。

這是帶著自己身上肩負的一府之地,兆億生靈的氣數,一齊在跪拜。

如此心誠,這洛陽候究竟是遇到了什麽難事?

與住持道士不同。

曾在道祖神像前得到過造化的藍采和,望著虔誠跪拜在那裏的洛陽侯,似乎比自己能否得到造化還要緊張。

“當年我只是一個漁家小孩,那時是道祖誕辰節,我跟隨阿甕來太清宮祈福,卻在被阿甕拉著與眾生一起向道祖磕頭的時候,突感手中無比溫潤,低頭一看,我那在太清宮外央求阿甕給我買的響板,卻生出了點點靈光,那靈光只有我才看見,一眼便被吸引,而後心神之中便出現一篇奇經,然後引我走入修行一途,三千年成仙……”

藍采和望著道祖神像,此時也虔誠叩拜下去。

說實在的,他雖然是為外界傳言之中得道祖顯聖,賜下機緣的人,但與道祖的接觸,也就是這麽簡單,從始至終都未曾真正見過道祖的真容。

甚至於他後來與其他幾位得道祖機緣的人交流,他們也是並沒有見過道祖真容。

那如今在聖唐有名的劍仙呂巖,更是在太清宮之中睡了一覺,便得了一篇極其高深的‘劍經’,而後在天仙之中,罕見敵手。

所以,洛陽侯是否能在這裏得到機緣,如何得到機緣,他也不清楚。

呼~~

太清宮之中,風卷雲舒,一縷縷帶著靈霧的氣流,平緩的吹拂。

洛陽侯叩拜之後,便跪在了那裏,再未起身。

時間,便這樣一炷香一炷香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