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處暑一候

皇帝下了狠心要改制,大臣們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帶偏了。除了幾個特別頑固腐朽的老臣還在叫喊著祖制不可廢,後宮不可遣之外,絕大多數人都馬上開始盤算如何改制、改哪些制對己方更為有利。

金殿之上,滿朝文武一時議論紛紛。

而皇帝似乎拋出了這枚炸彈後又立刻‘潛水’,坐在龍椅上裝起了吉祥物。這一日的早朝,皇帝只說了改制,就再也沒開過口。反倒是,被這顆炸彈轟得七暈八素的大臣們,開始了各種牽扯利益的爭吵。整個場景就是口水打架,營養稀薄。

期間,不斷有人出列諫言,又立刻被新出列的人理論下去,而後己方勢力再次把理掙回來。

周斐琦坐在上位冷眼旁觀了許久,也算看出,這些大臣們吵來吵去,最關心的幾個問題無非就是稅收、軍資、績考和科舉,這幾樣也確實是最能反應人性本質的錢、權、前途和人脈。

人生而善,活而貪。

這是高悅曾經說過的話,他記得高悅還說過,管理管理,管得是事,理得是人。所謂理人,就是理順人性,便可驅動。

高悅的公司不小,卻沒有大周這樣復雜的局面。大周就像是一艘千瘡百孔的船,以前周斐琦所做所為更像是一個修補的工匠,而現在他要做得則是給這艘船重新換一副骨架再釘上船板。

相當於重塑。

為何要如此興師動眾?當然是為了讓這艘船更加穩固,那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愛人相伴,人生如此短暫,哪兒容得下每日將光陰浪費在這種勾心鬥角之上?沒有高悅的時候,還能勉強能當個樂子,如今卻是再也舍不得浪費一分一秒了!

皇帝一直不開口,臉上神情淡淡,根本看不出絲毫喜怒,大臣見此也猜不透皇帝陛下心裏到底是怎麽打算的,只是見他沒有阻止他們進諫,便人人躍躍欲試,紛紛出列發言。

整個大殿上,最沉得住氣得除了兩位兩朝元老的尚書之外,還有一位便是鎮東將軍李景了。

他位列武官次首,站在兵部尚書劉大人身後,因身高的優勢,視線可以直接越過兵部尚書的頭頂望見龍座之上的那人。李景武藝超群自然目力極佳,他自然看得到皇帝陛下一側耳朵上的細微傷痕乃是被人咬出的齒痕,再念及這幾日後宮之中的種種傳聞,根本不用想也知道那是誰給皇上留下的痕跡。

第一天看到的時候,只覺得心中震慟,這幾日大概是看多了,也漸漸麻木。此時,他立於百官之中,黯然垂眸,腦中突然浮現一個念頭,陛下忽然要在這個時候改制目的為何?

總不會是和那人有關吧?

某種意義上來說,李景又真相了。

百官的反應,周斐琦也一一盡收眼底,當然看到了一直緘口不言的三人。於是,這日早朝後,被閑置已久的禦書房終於得到了皇帝的‘垂青’,在這裏皇帝召見了劉、李兩位尚書和鎮東將軍李景。

周斐琦最近的風格總體概況就是兩個字‘高效’,但真正了解皇帝的人其實是可以看出,不知何因皇帝的內心莫名地帶著股躁勁兒,就好似憋著股兒勁兒想一次性解決了大周所有的問題似得。

或許,真是因為焦躁,他叫來這三人,便開門見山問:“三位愛卿對改制可有高見?”

到了這裏劉、李兩位尚書自然不會再沉默不語,該說得不該說得他們可以全都講出來了,因為他們都清楚,皇帝單獨叫他們來,就是想聽實話。

劉尚書脾氣略急躁,見皇帝問,便道:“陛下,恕老臣直言,如今局勢宜穩不宜變。渭水之堤尚未修好,鎮南軍分兵參與此事,必然導致南境兵力薄弱,若是此時大舉推行新政,恐南境外的蠻子心懷不軌,趁虛而入啊,此為其一。這其二,京屬多地蠱惑尚未除盡,這蠱惑吃人更甚蝗蟲吃糧,微臣以為此時因盡快除蠱穩定民心為主,民心不穩,江山不定,此時絕非行新政的良機。”

李尚書接過話頭,道:“這其三便是今年秋闈剛鬧出的亂子,這事如今已至數萬寒門學子議論紛紛,朝廷聲譽受損甚重。近日老臣與劉尚書商議,應及時想個計策以安撫正統學子之心,打消他們對選拔公平的質疑為首要之務。若是不扶正再生變,孔天下仕子寒心,大周人才日漸凋零啊!”

李景等兩位元老都說完,才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新法並非不可行,改制也並非不可改。”

“哦?”

禦書房裏的三人全都看向他,等著他的下文。

李景道:“臣以為陛下可先行一隅再行全國。”

周斐琦點了點頭,他本來也有這個打算,沒想到李景這次竟然跟他想到了一塊去。他又看向那兩個老頭兒,就見那兩位似在沉思,便又問李景道:“李愛卿可是想到了合適的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