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春秋四百年來,何戰最大?

李牧的第一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僅讓四人摸不著頭腦,就是圍觀的士子和百官,都無所知道其用意,唯有蒙驁,揚起兩眉,若有所思。

贏獻聞言,他對此事,根本就無所認知,只是聽聞族中常言,若無當年於西戎這一戰,安有秦國,最多也就只有秦族。

他看了看左右,見另外三人都在苦思。

頓時冷哼了一句,對著李牧說道:“陳年老賬,與兵事何幹?校武不校武,只這般三言兩語聒噪算什麽?”

李牧怒目瞪了一眼贏獻,道:“選將而非選銳士,將軍若是不願答,退場便是。”

贏獻的話頓時讓其他人不由側目,暗道此將即便不知,也不該當眾如此來說。

李牧再次看了過來。

良久,贏信說道:“本將以為,周平王之所以不求援於同族,乃是因為其父烽火戲諸侯,已然失其信,若是那時,求援於晉齊魯,三國也未必沒有逐鹿天下,寧願視其亂,取社稷而代之的想法,而且,除了晉國,其余兩國並未有於外邦交手的經歷,秦族則不同,秦族起於微末,雖未大規模於戎狄交戰,但多年來,為求自保於隴西,也多有於戎狄相合相交,對西戎習性極為了解,若是以秦族來對西戎,便如兵法所雲,知己知彼,或可一戰,然而,秦族在西,四夷之地,北狄西戎,當年,大規模侵犯中原的以西戎為主,周平王也無人可選,唯有秦族可托付。”

眾人紛紛點頭。

秦國在變法以前,也就是商君和孝公以前,男女同屋,公媳同被,也屬於非常尋常的事。

並不是說他們做苟且的事,而是他們的腦海裏沒有禮法這個概念。

都是西戎外邦的習慣。

眾人紛紛喝彩。

“好,將軍說的好。”

李牧聞之,略微輕撫胡須,說道:“膚淺!”

李牧的呵斥,讓贏信頓時一愣,怒目看著李牧,道:“先生莫非還有其他答案不成?”

李牧不答。

由古成接著說道:“先生所問,必然有所深意,本將以為,周平王之所以選擇秦族,其根本原因,乃是因為,周王室知道,只有秦族會舉族相助,其他諸侯,未必會答應,因此,豈會將社稷托付於三強之國,不托強,而托弱,先生必然是指秦國以弱小民弱之邦,去身抗社稷之擔的原因吧。”

李牧神色一亮笑道:“將軍繼續說。”

由古成的話,無疑是提醒了另外三人。

以及滿場文武。

蘇劫笑道:“還算有個明白的。”

由古成深吸一口氣,面色微紅,他看了看圍觀的百姓們,拱手道:“秦國拱衛雁門關,便如當年秦國還是秦族之時鎮守西戎之地一般,秦國之所以能立國,能獨強於天下,能信於天下,便是因為有捍衛中原之功,因此,秦國必然會答應周平王,以弱擊強,奮死相抗,等到秦國擊敗了西戎,所以,秦國便能信於天下,由秦族成為秦國而無人可說,此乃民意,乃護衛中原的功績,是以,先生此問,必然是在於大秦護衛百姓之心。”

“便如當下,秦國據守雄關雁門而對抗北狄,雄關不失,中原安泰,此乃社稷之功業,秦國也因此可獲天下民心,天下百姓亦能為大秦所佑,秦得天下民心,便可得天下土地,我等守衛邊疆的將士,時時不可忘此道理,此乃,日後秦國立國之根也。”

“所以,替周王室驅逐西戎讓秦國得以立國,為天下百姓守衛雁門可讓秦國得以恒強,若是雁門主將沒有這番雄心,又豈能擔此重責,先生格局,本將欽佩。”

嬴政聞言,頓時大悅。

百姓們更是紛紛喧嘩起來,一個個略略所思由古成所言。

趙國為什麽能夠聚攏民心,為什麽多言趙地多義士。

那便是,趙國處於中原腹地的上遊,一國之力,抵擋胡虜兩百年。

兩百年間,趙國死的人可謂是秦國的多少倍。

所以,趙國才能夠憑借百姓,抵抗秦國幾十年,寧死,寧易子而食,也決不投降!

若是秦國也能如此做到,那天下百姓亦能在秦國的統治下,有空前的凝聚力,將會讓天下義士齊聚,民心聚攏,則天下安定!

此刻,百姓們紛紛對這個突然出現的趙牧開始另眼相看。

一個個由不屑變得充滿了敬意。

蒙驁笑道:“不愧是他啊。”

李牧淡淡說了一句,道:“可!”

隨即,李牧再次問道:“春秋四百年來,何戰最大?”

李牧話音剛落,楊熊收起了輕視之心,率先說道:“春秋之戰,晉楚城濮之戰最大。”

李牧看向楊熊,問道:“何年,何事?”

楊熊略微思考,立刻說道:“時為周襄王二十年,晉文公五年,楚成王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