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

蘇劫昨日才回鹹陽,嬴政也尚未來得及於蘇劫相說前線之事,此事乍聞北部戰事將起,能不驚憂?

熊啟等人也是面面相覷。

不少人更是神色憂慮,頻頻使眼色。

要知道,現在朝堂上楚國的話語權可是遠遠不如以前了,如果楚國能夠再次有一個世族能夠憑借雁門關手握兵權,又能不斷磨軍,那對楚國這邊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好處啊。

也就是說,有戰事,未必是壞事啊。

熊啟頓時說道:“既然如此,那以臣所見,必然需要一位老持沉穩的將領,來鎮守雁門關了!如今秦國整治樞紐,萬萬亂不得,否則,一旦雁門關有所差池,那列國必然有所趁,於社稷不利啊。”

龐毅也出來說道:“臣以為相邦所言有理,大王,贏信本在蕭關蒙武將軍麾下,亦多次跟隨蒙驁將軍南征北討,算算如今,從軍已然二十年有余,更是對大王忠心耿耿,蒙驁將軍多言其忠義,臣以為,這雁門關主將贏信能擔起大任。”

二人這一站出。

頓時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語,最終,就是在王綰和熊啟中為代表的楚系派和本土派出現了爭論。

嬴政頓時揮手道:“諸位住口,爾等拳拳報國之心,寡人也深感敬佩,但雁門關之事,乃是秦國軍爭的大事,諸位心系社稷,當也該知,因時而制的道理,但此重事,不聞上將軍之言,而自蔽言之,恐失不妥,寡人認為,爾等爭執以前,難道不該先聽聽太傅的建議才行。”

眾位紛紛稽首:“大王贖罪!”

嬴政看著蘇劫笑道:“太傅,寡人在鹹陽便聽聞,太傅,可是有意讓蒙恬鎮守?”

人堆中一直沒吭聲的蒙武,頓時豎起了耳朵。

眾人為何爭執,他早就於蒙驁說過,這樣的局面,蒙氏是絕對不能站出來說話的,空遭非議!

要說蒙恬鎮守雁門關。

蒙武也是不信的,這可不是兒戲,蒙恬雖少有才名,但雁門關可比蕭關還大,就是蒙驁也不敢說,能夠鎮守得了。

哪怕就是自己去,也得小心翼翼,蒙恬才多大,十七八歲。

要說十年二十年後,蒙恬鎮守雁門關,蒙氏必定傾力舉薦,舉賢不避親,但現在,也只能望雁興嘆。

蘇劫前步,說道:“大王,臣以為,北方即便攻打雁門關,也不足為慮,列國更不可能有機可乘,是以雁門關主將之選,若是戰事將起,臣以為,大王大可因時而定,因事而定,若是沒有戰事,蒙恬足以鎮守。”

蘇劫的話頓時讓嬴政點點頭。

但是群臣卻不依了。

蘇劫的意思是,北方雁門關,就是匈奴來打,也無所謂,大王到時候根據實際的情況去臨時派遣主將,若是沒有戰事,就讓蒙恬守在那裏,足以!

也就是說,這個主將就不像蒙氏屬於封疆大將了。

是因戰事而派遣出去的將領,持著秦王的虎符,詔令!也就是說,隨時可以將其調回。

反而,蒙恬即便不是主將,但是長年鎮守在雁門關,這個副將反而更像主將,不等於便宜了蒙恬嗎?

熊啟聞言,頓時說道:“上將軍,此言恐有些不妥。”

蘇劫笑道:“相邦有不同意見,但講無妨。”

熊啟說道:“兵爭,瞬息之間也,若是尋常要塞城池,如此去做,確實然也,但雁門關豈是尋常城池,當年趙國也不惜讓李牧鎮守二十余年,哪怕我大秦兵臨邯鄲城下,亦不見李牧南下派兵有所增援,可見雄關之重,絕非中原之戰可以一言以蔽之,乃是兩族軍爭之要地,關呼千萬百姓,若是因時而制,勢必軍心不穩,調動不及戰時之利,一旦有所差池,傾覆於瞬息之間,還請上將軍,大王三思啊!”

此時,別說熊啟。

就說是秦國本土的臣子,也都紛紛勸諫,如果這麽做,明裏暗裏,還是便宜了蒙氏啊。

那蒙恬,才多大啊,受得起嗎。

嬴政也覺得熊啟言之有理啊。

秦國是難,但是,雁門關更不是等閑,在難也要抵禦,這是秦國的責任,燕國鎮守長城的就是秦氏,趙國是李牧,秦國是蒙氏。

嬴政看著蘇劫道:“太傅的道理,究竟何在!”

蘇劫拱手道:“諸位所思,蘇劫豈能不知,但相邦只知,兵爭,瞬息之間也,但卻不知,天下大勢,亦然瞬息之間也,以故去之勢而言彼下之勢,豈有對的道理?”

眾人瞠目。

紛紛不解。

熊啟拱手道:“願聞其詳,何為故去之勢,何為彼下之勢?又於雁門關何幹?”

蘇劫繼續說道:“故去之勢,天下七國合縱連橫也,彼此勢均力敵,彼此盤根錯節,內戰之際,唯秦趙燕造長城以抵外邦,秦之月氏河套,趙之林胡東胡,燕之諸多部落,是為故去之勢,然如今秦滅三晉之地,獨擁雄關兩座,此乃彼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