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趙偃的殺機

李牧道:“本將行事光明磊落,不懼奸邪,就算有小人讒言,難道大王還能殺了我不成,公子此話是否過於危言聳聽了。”

張良搖頭道:“將軍沒有明白我的意思!”

“哦?”

張良繼續道:“將軍至出征以來,連戰連捷,整個趙國莫不以將軍為神明,實乃趙國的中興肱骨,若是郭開說將軍功高震主,趙王必為所忌,將軍以為呢?”

功高震主!!!

趙長戈道:“公子良,難道你認為大王連功高和功績都分不清嗎。”

張良繼續說道:“在下只是在說一種可能,武安君之功勞,天下趙民皆知,但亦有百姓之言,難道就沒有百官之言?眾口贖金,曾母雖賢,連聞三次曾參殺人,也會棄織奪窗而逃,何況大王對臣子之知,不如曾母知其子深,將軍又如何知道,而會敬獻讒言的絕不止三人,也不會止於三次。”

張良說這麽多,就是希望李牧能夠違抗王命。

不要回到代郡。

其目的,自然是他也不放心其他人,如果有一點閃失,韓國大好的局面將會徹底覆滅。

此時。

亦有不少將領被張良說動,紛紛道:“對,將軍,你絕不可有一點閃失,不能回去,我等就在東郡!”

“雁門關不開,任那胡虜千軍萬馬,也絕無能攻打的下來!等覆滅秦國,我等在殺回雁門,奪回北地!”

“將軍,此必然是郭開的詭計,一旦將軍獨自離開東郡,萬一真的如公子良所言,他欲對將軍不利,將軍豈不是陷身於危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將軍大可不必理會!”

部將紛紛出聲。

李牧看去,伸手制止了眾人的分說,而是說道:“大王,絕不會因為郭開的一言一句,便殺本將,所以眾將不必憂慮,倘若真如公子良所言,這是郭開的詭計,其最多也就是搶了本將的功績,反而,若是本將不聽王命,郭開才會說,本將擁兵自重,欲圖謀反,這才是恰恰中了他的奸計。”

李牧的話這才讓將士們紛紛止聲。

李牧繼續說道:“邊疆的百姓遭受著外族的屠戮,如今,以身飼虎,我李牧豈有坐視不理的道理,諸位跟隨我李牧十幾年,亦知我李牧為人,忠臣報國,應不計安危,他日九泉之下,豈是‘知死必勇’著耶?再說,我李牧豈會死在小人手中,要死,也是為國殞命,安知百千年後之美譽,不灼灼發光?”

李牧的態度,自然也讓眾位了然。

只能唉聲嘆氣。

趙長戈道:“將軍之心,可坦日月,我等自然清楚,但是,如果真如公子良所言,有奸人作祟,我等又不在將軍身邊,豈不是被其所乘,末將願於將軍同去。”

隨著部將一說,一些人也紛紛出言。

要於李牧同往!

畢竟這王命他們是不敢抗的,至於他們的主帥李牧,眾將也都知道自家將軍的為人。

李牧搖頭,說道:“不必,如今強秦在前,正是兩軍關鍵交戰的關鍵之機,臨陣換帥本就會影響軍心,你等若是與我同行,怕是我軍便難以維持現在的局面了,不過,本帥不在,爾等也無需擔憂,今日我趙國所練之師,非秦軍可比,何況,將士們都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戰,亦能以一當十,按照如今的部署,就是和秦軍拼上幾年都是夠的,本將自然放心。”

見李牧這般說。

眾人也都紛紛不再多言。

而張良聽說,將士們也都還在,便也稍稍放下了心,說道:“將軍,還請多多保重!”

李牧哈哈一笑,說道:“我自束發從戎,凡二十有余,開始跟隨主將,後又挺身率兵,幸得將士用命,上下一心,才能夠北伐胡虜,東戰強燕,西抵暴秦,殺敵愈八十萬,而後取得節節勝利,沒有這些將士們,李牧焉能立得寸功,公子良才智超絕,他日必能名動天下,本君也頗為期待看到那一日,本君不在的這些日子,趙長戈他們行事有些沖動,還望公子多多教誨。”

張良感慨,說道:“張良這些日跟隨著將軍,自然知道,將軍是有意提拔,才讓張良亦白身在軍中參議,張良感激不盡。”

次日。

李牧當即了宣布準備跟隨禦史回到代郡,再行點兵,前往雁門關。

顏聚和郭信不由大喜過望。

因為李牧的交代,又經過了一夜的勸慰,將士們也只能逼不得已的答應了下來,但是,至於怎麽聽從,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牧在校場中,當著三軍將士的面,將帥印虎符交給了郭信!

隨後,一番安慰,便不作停留。

將士們大多都是跟隨李牧征戰了十幾年的將士,一個個更是眼眶發紅,不忍自己的主帥離去。

李牧只帶了十余個護衛和王綰一起過了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