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張良救韓,禍水東引(第2/2頁)

次日。

韓王安一臉陰沉的坐在朝堂上,看著面前爭論不休的臣子們,氣就不打一處出。

忽然卻看到朝堂上昨日亦在爭辯不休的張平此時,半句話都沒說,頓時冷諷一句:“莫非,相邦身體抱恙,今日沒有氣力來說了?”

張平頓時道:“大王,關於解決韓國處境的辦法,臣已經從他人處得到了對策,若是按照此法行事,可保韓國半點無憂,只是,這對策並非臣所想,臣興奮了一宿,徹夜未眠,今日一上朝,便將此事的始末給忘記了一些,故沒有出言,臣準備回府後將此法書成文簡,在供大王過目,還請大王恕罪。”

張平的話,讓人側目了過來。

這才一夜,就想到了對策?

誰也無法相信。

韓王安先是一怔,道:“讓韓國半點無憂?這等大事,豈可久等,到底是何人所想,你若記不得,那寡人將他請來。”

張平略一猶豫,道:“乃是臣的兒子張良,因為張良尚未成年,按照規矩,不可入朝議政,所以臣不敢將他帶入朝中。”

一時間。

滿堂噤若,張良在新鄭雖說也是公子,但是誰都知道,公子良很少出現在他們的眼中,其敏而好學,頗有上古賢者之風而名傳新鄭。

韓王安也是疑惑不解,遲疑了一會道:“相邦,此等國家生死之事,想必,你一定分得清輕重,張良也算寡人的半個侄兒,他真有救韓國的辦法?”

張平頓時道:“臣,豈敢拿張氏五朝元老的聲譽來玩笑,張良昨日得知此事後,便立刻說了破敵之策,臣一宿,都在思慮前後,想要打破我兒的所思,卻發現,臣是半點沒有辦法,可見,吾兒此法,必定可行。”

張平的名聲算不上多麽卓越,但至少,不是信口開河的人,這一點滿朝都是知道的。

既然都這麽說了。

肯定是有他們想不到的辦法。

韓王安頓時道:“那,快快將張良帶入殿來。”

不多時,張良錦帶掛腰,束帶挽起發髻,不急不緩的走到了殿中,神色平靜如常,見到韓王,頓時稽首道:“張良,參見大王,願大王萬福永享!”

聲音清脆,眸中流光四溢。

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韓王安也不禁暗中點頭贊揚,道:“不必多禮,張良,寡人聽相邦說,你有應對秦國,以及未雨綢繆的良策?”

張良拱手垂首,開門見山,也不避諱地說道:“昨日,張良聽父親的政見,父親的主張是因為韓事秦多年,如今,三晉之一的魏國卻成為了一座孤國,故秦必然伐之,而韓國只需要假稱幫助秦國,去對付魏國,即便韓國並不是真心想要和秦國合作,但只要做足了樣子,便不可被秦所記恨,但是張良卻認為,這麽做,結果是會讓韓國滅國的,這等於將國家的生死,寄托在秦國的仁慈之上。”

張良的話,讓一半的朝臣頓時震驚不已。

兒子當眾把爹的話給推了,但是看向張平的模樣,卻半點不曾惱怒。

韓王安也是臉色一變,道:“莫非,你贊成聯合魏國共同抗秦!”

張良繼續道:“韓國失去了成臯和滎陽之後,函谷關對韓國便成了致命的威脅,失去了這兩地,也就意味著韓國從那時起就必須要結交一個有力的盟國,以盟國之力來抗擊秦國,這一點,從來都未曾變過,所以,三晉之地雖互有征伐,但是在抗秦一事上,從來都是行止統一,在眾位叔伯,大臣眼中,我韓國的盟國,如今只有一個魏國,但是,張良認為,這樣的盟國,是完全靠不住的。”

韓王安頓時色變,道:“你既不贊成繼續事秦,也不贊成聯盟魏國,難道,你讓寡人獨自一國去面對秦國不成?”

張良神色如常,繼續道:“韓國以番臣之位服於秦國威儀下已足足三十年,吾國對外以為屏障而禦其師,對內則納糧貢以補給不足,秦國派兵東征,韓國也曾隨之助陣,對秦來說,韓國雖小,但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單憑此一點,足可讓秦王思考斟酌,在韓魏的取舍上,應該如何去抉擇。”

眾人恍然,紛紛點頭。

張良的意思是,韓國是你的藩國,對山東各國來說,要打你秦國,我韓國一直都是你的屏障,就好比趙國是齊國燕國的屏障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