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頁)

年輕的煉金術師沉默了一下,抽出了第三本書。

“冷核聚變技術”對他而言是個很生僻的詞匯,大概也是未來的自己所研究的內容。讓他拿起這本書的原因之一是書脊上面的名字,作者名字很陌生,他確信在過去的十幾年裏都從未聽過,但書脊上特別標記了“本書由托尼·斯塔克本人參與審閱”,讓人很難不提起興趣。

深不可測的煉金術師,將一個魔術爐心直接塞進自己身體裏的瘋子,未來和他自己關系匪淺的人之一……他知道這個世界是他終有一天會抵達的地方,被錯放的貨物也一定會回到傳送帶上原本的位置,但即便如此,看過了之前來自於學生的那幾封信以後,特洛伊還是免不了對斯塔克這個人產生好奇。

第三本書裏,正兒八經地介紹了一種名為“方舟反應爐”的造物,據說那東西是斯塔克工業的主營業務,撐起了未來世界裏能源供應的半壁江山,在早些年問世之後,幾乎是以一己之力直接改變了整個世界的能源供應格局。

剩下的內容大多數是些技術參數,比如輸出功率,對接形式,常見的使用案例,甚至還以哥譚市為例子,介紹了幾個試點使用的先進經驗。

這其中,最重點所介紹的是哥譚市的城市供暖項目,這是一次由韋恩集團主要牽頭出資,斯塔克工業(如今更名為斯塔克國際)負責提供能源的公益合作,為整個哥譚市提供價格低廉的冬季供暖業務,是方舟反應爐的推廣早期很出名的一個項目。書本裏介紹了韋恩集團的一些經營範疇,看上去這家公司涉獵甚廣,董事長是一個臉上掛著笑意的男人,對著鏡頭擺出了握手的動作,配合他主動推進慈善的行為,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但翻到下一頁,特洛伊就笑不出來了。

——項目的主要參與成員裏,赫然有他自己的名字。

工程師特洛伊·弗雷因,他可以確信自己沒看錯,畢竟特洛伊這個名字本身就罕見,配合一個魔術師的家族姓氏,絕對不會有仿冒的可能。那麽也就是說,自己在好幾年前,他原本所在的時代和現在所在的時代中間過渡的那幾年裏,參與過有關方舟反應爐的項目,並且在哥譚作為工程師活動過。

比起“為什麽他會做一個工程師出現在韋恩集團當中”,令如今的特洛伊最感到費解的一件事是——他難道不是一個老師嗎?

還是說這又是什麽偽造身份所締造而出的意外……

信息量實在太少,他只能懷著一種窺破秘密的緊張感繼續翻閱下去,他一直都有在過程當中做筆記的習慣,偶爾還會在書裏夾雜手稿,當初弗雷因家族整個圖書室都是他自己的,想怎麽記錄就怎麽記錄,而這個習慣顯然被保留到了未來,證據就是這本書裏同樣也夾雜著幾張手稿,只不過從羊皮紙變成了普通的打印紙,但內容和風格還都和他自己過去的習慣完全吻合。

這一次,他終於在手稿裏面看到了有關於神秘學的內容。

這是一個將大量電能轉換為魔力的方案,並且可以將這種魔力穩定應用於人偶的供應。能夠看出這個方案已經被改良了很多次,幾經易稿,反復錘煉,其中應該還摻雜了些別人的手筆,應該是未來的自己和其他人討論過後得出的結果。

中間的推演過程有一部分他沒看懂,批注上寫著“這裏要用超算計算機來代為演算”,他雖然不明白超算計算機到底是什麽東西,但估計也是某種負責輔助設計的魔術禮裝。

特洛伊默認那個“和未來自己討論的人”一定是托尼·斯塔克,畢竟那是他自己制造出來的反應爐,但在手稿的結尾處卻寫著幾個名字,名字上劃著小圈,分別是“君主埃爾梅羅二世”和“羅榭”。

……一個沒聽說過名字的君主,以及自己有著血緣關系的弟弟。

未來的世界是毀滅過一次嗎?特洛伊不禁震驚地想道,如果lord還是他所理解的那個意思,那麽也就是說,在短短的十幾年裏,時鐘塔的君主得到了更替,甚至連至尊法師都換了人,而他自己和羅榭開始有合作,合作的內容卻基於另一個煉金術師的作品。

……這到底是怎樣一個荒謬的未來啊?可明明如此荒謬,卻不會讓人覺得討厭。

特洛伊躺在床上,他整個人陷在蓬松的羽絨被裏,頭發靠在軟枕上,將單片眼鏡解下來放在床頭。今天是個好天氣,能夠看到窗外稀疏的星星,一晚上看了這麽多的書,困意終於逐漸爬上腦海,他覺得自己的精神還處在震撼和亢奮當中,疲倦卻勒令他無法再攝入更多的內容了。

……他到底要做到什麽事,才能抵達這樣的一個未來呢?

就像是一款遊戲,他是剛剛刷新在新手村的勇者,拿著鍛煉到一半的武器和一身不好不壞的裝備,這個故事告訴他,自己總有一天會屠殺巨龍,功成名就,卻沒有半點遊戲指引,甚至連地圖都打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