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頁)

“但能夠觀察到內部有非常復雜的紋路。”

斯塔克問:“這就像是用光科技在制作芯片嗎?”

“是類似的原理。魔術師也會有將復雜的組件縮小化的設施,像是你上次看到的那輛車一樣,內層的空間和外部看上去截然不同。”

斯塔克很了然地點頭:“而科學的這一邊缺乏將局部空間放大和縮小的手段,就在精密加工上多下了功夫——就像是你們在大腦當中演算大部分的內容,而科學的這一側廣泛采用超算計算機來進行輔助工作一樣。”

在真的去理解魔術師這一特殊群體之後,就會發現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共性。

畢竟從基因層面上考慮,魔術師也只是人類當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只不過身體當中具備能夠承載少量魔力的“魔術回路”,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可以建立純粹的魔法文明,因為刨根究底,人類本身就是一種和魔力不夠親和的生物。

妖精與龍,北歐的瓦爾基裏和希臘眾神,這個世界上多的是能夠自如流通魔力的生物,相比之下,魔術師身上的魔術回路更像是生劈硬造而來的外物,像是將燒紅的烙鐵直接插進血肉,一定會帶來各種各樣身體上的不適。忍耐著痛苦付出代價而獲得力量,使用的這份力量向真理的道路上攀登,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可以說魔術師這種生物從最初開始就充斥著悲劇色彩。

不過,這樣沉重的話題和今日無關,也和今天出行的目的無關。

畢竟,雖然目的和方位都有些奇怪,但不管怎麽說,這也算得上是約會內容。

“所以你會帶我去對角巷嗎?”

斯塔克顯得很期待:“巫師們采購物資的場合,會不會真有飛天掃帚之類的東西? ”

“過去時候或許會有,但現在只要30萬美金就能買一架小型民用飛機,搭乘四到五名乘客,飛行速度超過三百公裏,並且一箱油能夠持續飛行八個小時[1]。”

特洛伊攤手:“況且現在出門想買機票火車票都方便得不像話,在這種情況下,誰會願意去搭乘還要消耗魔力的掃帚呢?而且那種東西下雨天的時候都不擋雨。”

斯塔克:“…………”

聽起來確實挺有道理。

“你又摧毀了我一部分童年!”

但他還是憤憤不平:“從認識你開始,我對法師的印象就變得越來越不對勁。”

這裏不是對角巷,也沒有各種各樣的傳奇魔法生物,雖然特洛伊提過“幻想種”的概念,但那種稀有玩意兒普通的魔術師過一輩子說不定都見不到幾個。與其說是神秘世界裏用於交易的場所,倒不如說這裏看上去更像是一個舊貨市場。

路邊攤和街邊的建築物裏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商品,根據人工智能實時的掃描結果,其中一部分能出現在高中和大學的化學實驗室裏,而另一部分則可以出現在一部分傳統藥材鋪當中——他知道亞洲有些國家擅長這個,只是沒怎麽親自去體驗過。

主要都是些原材料,但成品的煉金產物則出現得不多。

——感覺就像是在逛建材市場,一點兒也不“魔法”。

“那是因為成品的煉金產物另有銷售地點,而且更優秀的產品往往會直接采用拍賣的形式。”

特洛伊眨眨眼睛:“你不是也參加過魔術師的拍賣會嗎?”

噢,那次,那確實不是什麽好體驗,但某種意義上,那確實敲開了他對於魔術師認知的大門。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裏就連用籮筐裝著賣的粘土都有產地和年份的區分,讓斯塔克很懷疑他們購買的不是粘土,而是用來釀造紅酒的酒磚。

“土壤反而是最為基礎的部分,能夠用來燒制陶瓷,也和很多的傳說有著關聯——比如上帝吹起地上的塵土來造人。”

特洛伊在後備箱裏搬了不少之後解釋道:“從靈脈附近挖掘的粘土很多都是用於鍛造煉金產物的好材料,更貴一點的耗材還有各種各樣的寶石礦物,只不過這些往往都是找專業一些的魔術師家系進行訂購,從晶像結構和寶石純度上都有要求,在這裏隨便亂買的話很容易被騙。”

“看樣子你們需要一個市場監督體系。”

斯塔克聳肩,他知道對方是專門挑了些有意思內容來給他講——他本人也很享受這一份妥貼的關照。

“沒錯,不過魔術協會一般懶得管這些細節……只要不出什麽大事,他們往往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特洛伊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作為難得來這裏一趟的紀念品,我推薦你帶走一件這個捕夢網。”

“可這看上去就像是什麽旅遊景點前面的廉價快消品。”

斯塔克抱著手臂評價。

負責賣東西的印第安裔魔術師當即就變了臉色,他很生氣的想要看清楚到底是什麽混蛋這麽不識貨,卻意識到自己辨認不出來對方的面孔——一定是用了什麽混淆的手段或者模因汙染之類的方法——只能重新憤憤不平地坐下,說他們家祖祖輩輩賣了好久這種東西,假一賠十,童叟無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