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道坎

本來做生意賠錢就是人之常情。結果, 跟陸洪英合作開飼料廠的人老王非說這件事是陸洪英牽的線,也是陸洪英做得擔保。被華僑騙了之後,應該由陸洪英配他這筆損失才是。

可事實上,誰都知道這事,那段時間裏, 老王看著陸洪英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眼紅的厲害。就上趕著請陸洪英喝了好幾頓酒,跟陸洪英攀兄道弟,談了好久,陸洪英才算他一份, 讓老王也在飼料廠插了一手。

而且, 辦飼料廠的過程中,老王也一直都在跟那位華僑接觸。還曾經說過那位先生一看就是有魄力的人,我們的飼料廠肯定能走出國門去。

現在到好, 趁著陸洪英不在京城裏這段時間,老王愣是沒看住那華僑,被人家卷走了大部分資產。

陸洪英占大頭賠進去100多萬。老王也賠了40多萬。

陸洪英為人仗義,這100多萬的損失,他自己認下了。也不會說, 老王沒有盡到合夥人的責任。

反倒是老王一個勁地逼著陸洪英還他40多萬塊錢。他甚至反咬一口, 非說做生意失敗都是陸洪英害的。

老王見人就說, 陸洪英欠了他的錢, 打算把事情鬧大。不僅如此, 還要找人收拾已經落魄的陸洪英。

這事一鬧出來, 京城的私營企業家們明面上都沒說什麽,私底下卻對老王的做法非常不恥。

明明就是大家都一起合夥做買賣。哪有出了事,就把責任都推到一個人身上的?何況當初這事可是他在京城裏看著的。

老王做這種事實在太敗人品了。很多人都下定決心以後絕對不跟他合作。

謝三本來也不算這個生意圈子裏的人。可自從知道老王這麽欺負陸洪英,馬上就通過朋友放下話來。“那四十多萬我謝三還你了,來我家古董鋪來拿錢吧。再聽見你到處胡說八道,這事咱們沒完。我倒要看看你怎麽找人收拾陸洪英。”

偏偏謝三爺一往外放話,老王那邊卻消停下來了,愣是沒敢上門要錢。

沒辦法,這些年,謝三爺在古董圈的名聲太盛。凡是招惹他的人,都沒落得什麽好。

這不是去年的時候,還有一位港商被氣得半身不遂了麽?還有一位古董圈小有名號的麻二爺,也被謝三整的都破產了。最後,只得灰溜溜地離開了京城,再也沒有回來過。

後來,整個古董圈的人都知道,謝三的厲害。

老王有錢之後,為了裝腔作勢,也曾經找人買過古董。自然也聽到了不少關於謝三的傳說。

陸洪英這是不行了,不僅本錢虧光了,還欠下了一大筆外債。所以,老王才敢這麽欺負他。

可是,在京城有著幾十家糕點鋪,在古董圈混得風生水起的謝三一出聲,老王卻又馬上慫下去了。

這還沒算完呢。去年,文少坐牢的時候,大家都說他不行了,文家整個都完蛋了。

可是,誰成想出了事以後,文少他們家卻又起來了。反而比從前更加穩妥。

只不過,經過了這次牢獄之災,文少整個人都變得陰沉了許多。現在,他也不在外面鬼混了,而是,老老實實地做起正經買賣了。

據說,文少是要開一個正經的百貨大樓,連地皮都包好了。

從前是,一翻臉,文少就能整死人。到了現在,不在花天酒地的文少,卻更加讓人畏懼。

本來,大家也不知道陸洪英跟文少有關系。

可是,這一次,陸洪英一出事,久未涉足娛樂場所,一直在修身養性的文少,卻親自做東,請了陸洪英和謝三出來喝酒。

文少的姿態擺了個十足十,還透過熟人往外面放話。做買賣有賠有賺才是正理。自己做的買賣,虧了就自己認栽,硬要怪在別人身上,找別人要錢,那還真不是爺們能幹出的事。

“我文少雖然不出來玩了,可若是有人吃飽了撐的,欺負到我兄弟頭上,我定讓那孫子吃不了兜著走。”

這話實在太明顯了,擺明了文少就是給陸洪英撐腰。

姓王的聽說這事之後,嚇得肝膽俱裂,很快就消聲滅跡了。

他生怕得罪了文少,京城都混不下去,連忙就收拾了那一攤買賣,回老家去了。

圈子裏的人這才知道,陸洪英怎麽樣,人脈也不是吹出的。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就得了文少的青眼。竟然讓文少出面袒護他。

不管怎麽說,文少在大多數人看來,也是個祖宗。就算人家現在不出來惹事,也不是普通人惹得起的。一時間,大家也不敢說陸洪英倒了就再也起不來的壞話了。

前些陣子,還有人想乘機踩陸洪英幾腳,想低價收了他的鋪子。

陸洪英那人性子也夠硬,死活不肯賤賣。他冷笑道:“不瞞你們說,這買賣我寧願爛在自己手裏,也不願意賣給那個傻逼。”

那人氣得在圈子裏放話,要整死陸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