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電影拍攝中(第3/4頁)

還有一種比較佛系,編劇怎麽寫的,他就怎麽拍,連鏡頭都不帶改的。

這兩者其實沒有高下之分,前者固然很看個人才華,但後者中規中矩的按步驟進行,卻可以把握住劇本和演員表現的精彩之處,依然可以拍出舉世名作來,這也是能力的表現。

彼得導演就是後者。

他的性格隨和,為人淡泊,什麽劇本都來者不拒,但什麽劇本都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水準,在鐵皮人偶制片廠屬於中流砥柱類型的存在。

不過再怎麽淡泊的人,在行業中混了那麽多年,手頭有那麽多作品,總想要有一部能夠證明自己的名作的,彼得就在等待著這個機會。

彼得認為機會來了!

事實上,在來塞西裏亞前,彼得並不看好這部片子。

和所有傲慢的榭思瑟人一樣,彼得認為古老的塞西裏亞城是一個偏僻的鄉下地方,那裏大概就像是魔法時代的遺跡差不多,是不可能懂什麽電影的。

彼得沒有拒絕,只是因為曼德拉爵士是他的老板。

而且彼得很清楚,曼德拉爵士會找他拍這種定制片,通常是“甲方”的來頭很大,或者給得太多,曼德拉拒絕不了,所以找個最聽話的導演,以免搞出事來。

彼得就是最聽話的導演了。

所以彼得只當自己是來塞西裏亞城度假的,在體會完古老城市的美好風光,按部就班的將不知所雲的片子拍完後,就算是完成任務。

而且這麽想的不僅僅是他,其他知情者也都是那麽認為的。

在榭思瑟甚至有人暗地裏說“曼德拉大概是資金出了問題,才總往鄉下地方跑,試圖拉沒有見過世面的鄉下財主來投資他的新片”“可那些鄉下人怎麽拍的出好片子”“曼德拉年紀大了,眼光終於也完蛋了吧!”

但是,彼得來到塞西裏亞城,看見該電影的編劇的時候,就激動了起來。

艾倫·柯克!

竟然是這位作家擔任了編劇!

彼得在一年前的某個業內宴會上遠遠的看過這位作家一眼,聽說有好幾個大制片廠競價想要買他那篇代表作的版權,都出到三萬金了,還沒有談下來,沒想到自己竟然有機會先一步拍攝他編寫劇本的片子!彼得簡直懷疑自己在做夢。

然後,彼得見識到了這部電影的龐大背景。

塞西裏亞城市政廳 魔法協會 東境教育部,這是什麽神仙陣容?!

想要什麽場景就有什麽場景,想要什麽等級的群演就有什麽等級的群演,這個特級待遇在榭思瑟根本是想都不想要的啊!

不說法師塔了,榭思瑟願意把自己的市政廳拿出來嗎?

市長願意親自客串嗎?!

魔法協會的員工可以是真貨嗎?!

甚至連魔族反派都可以真的——投資人的黑袍法師在彼得表示需要兩個史萊姆的時候,當場召喚出了一群,不過彼得之後就再也不敢提這茬了,他很害怕那位黑袍真的給他召喚出一個魔王來。

接著,就是電影的巨額投資了。

這點在榭思瑟的時候,就隱隱有傳說,畢竟曼德拉爵士挑選了自己最優秀的員工,還動用了最後的那批拍攝設備,這已經讓人疑惑他到底找了多少錢了。

只是光憑這個,彼得只能說自家老板很看重而已,不清楚另一邊的態度。

直到彼得導演接觸到了甲方提供的那批魔法道具。

那竟然都是真貨!

小姑娘的魔杖揮一揮真的可以變身!

掃帚真的可以在天上飛!

想要什麽特效,只要跟煉金工坊的主人說一聲,第二天都可以拿到真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調配真正的法師過來幫忙!

彼得這輩子就沒有拍過那麽奢侈的片子。

他想起自己上次拍的那個幾十萬金的大作,也不過只請兩個法師顧問而已,而且是鼻孔翹到了天上的那種,多問三個問題就不耐煩。

相形之下,這裏光是劇本的法術顧問就有三個!

彼得覺得,自己要是拍不好那些魔法鏡頭,真的可以以死謝罪。

最後,既然提到了鏡頭,也是最讓彼得驚訝的一點,投資人的安格爾先生竟然直接給出了分鏡腳本!

彼得在拿到這個分鏡腳本的時候,覺得又是外行指導內行,但他看過分鏡腳本以後,卻發現對方是個十足的專業人士,各種鏡頭的控制簡直讓人叫絕。

雖然因為時間關系,安格爾只對諸如少女變身,必殺技的使用這種魔法鏡頭畫了分鏡,但足夠讓彼得震撼了。

(安格爾:廢話,你以為我前世的影視行業發展了多少年了。)

唯一要挑毛病,就是安格爾先生似乎對攝像機不太熟悉——這讓彼得覺得有些矛盾——很多轉鏡和視角,是現在的攝像機做不到的。

“真的做不到嗎?”在討論劇本的時候,艾倫卻說道,“安格爾閣下是個法師吧?你為什麽不從法師的角度去考慮那些角度是不是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