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模型(第2/2頁)

但這個想法又很快被他否決了,因為他現在還不確定會在這座城市待多久,說不定很快就要把房子賣掉,回老家去了。到時候,這些粗重的健身器材要搬走很難,想要賣掉收回成本的難度也不小。

接下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向坤沒有出門,也沒有再進行其他的訓練,而是根據異變以來統計的各種身體數據、測試數據,以及這段時間進行的訓練、喝的血的種類和分量等數據,用python做了個“吸血鬼變異模型”。

按照這個模型,每次飲血期訓練的強度、次數、時間,和飲血的次數、分量、質量,與每次飲血後變異的程度正相關。

不過訓練時間、次數和飲血的次數、分量都有一個閾值,未達到這個閾值前,提升這幾方面,都可以明顯提高變異程度。

若是達到這個閾值,即便再提升這幾方面,變異程度的提升也非常有限,需要同時在訓練的強度、飲血的質量上做出提升,才有實質作用。

就好像飲血的量,在飲血到饑餓感消失後,他若是再飲更多的血液,對變異程度的提升也很小,除非是喝到了其他變異生物——如那只巨型貓頭鷹的鮮血,才會有飛躍性的提升。

如果把那只巨型貓頭鷹的數據套入這個模型的話,會發現,按照它每捕獵成功一次就飲一次血計算的話,它的變異程度應該遠遠超過它實際的情況,也遠遠超過向坤。

按理說,它應該輕松碾壓向坤才對。

用“吸血鬼變異模型”來推算的話,這只巨型貓頭鷹平均下來,每次的變異效率可以說非常低,從各個變量來看,關鍵點應該是每次變異之間的訓練上。

這只貓頭鷹雖然知道在巖石上磨爪,利用變異來提升爪子的鋒利和硬度,但應該不像向坤一樣有針對性的全面訓練。

另外,貓頭鷹過於頻繁的捕食、飲血,應該也有一定關系。

它可能並沒有完全利用好每次飲血期的時間。

和向坤的最大差別,一個是大部分行為依舊由本能驅使,另一個則有自主的思考、控制和選擇。

當然,這個模型其實還很不嚴謹,現在的樣本只有1.5個——向坤一個,那只貓頭鷹算半個都勉強,畢竟它的大部分數據只能由向坤靠那些記憶畫面和之前山中之行所得的信息來推測。

即便是向坤自己的數據,有很多也沒法做到非常精確,比如視覺、嗅覺、聽覺方面每次變異後的實質提升程度,比如身體的敏捷性、平衡性、協調性方面的提升,很多都很難用數據做到精確的表達。

而且到現在,總共的變異次數都沒有超過10次,整體的數據量都還太少。

不過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他對自己的了解加深,數據積累得越來越多,甚至有更多的可觀測樣本,他的這個模型會更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到時候,就可以通過這個模型,來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地安排訓練和飲血,充分地利用每次飲血期,提高每次變異的程度,並把握住變異的方向。

向坤瞥見外面已是艷陽高照,瞥了眼右下角的時間:9:45。

分局應該上班了,向坤換上衣服,出門領獎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