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2/3頁)

“沖啊!”

在經過數輪手榴彈之後,復漢軍與清軍之間終於被炸出了一條通道,復漢軍士兵們端平刺刀,踩在了屍體構成的地面上,緩緩地向前推進著,而清軍在這樣的進攻下,終於再也堅持不住,朝著後方潰去。

戰場上從來靠的都是一股子氣,只有憋住這股氣才能堅持打下去,可是一旦松氣之後,那麽失敗就成為了時間的問題。

眼下,當清軍的這股子氣松懈之後,他們便徹底潰逃了,再也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攻勢,而復漢軍在打贏了登陸這一仗之後,也就意味著徹底站穩了腳跟,只要等到其他幾個師全部登陸之後,天津也就唾手可得。

“此戰已經成了一半,等到天津拿下之後,恐怕雍正就再也坐不住了。”

錢英臉上掛著笑意,對於目前的復漢軍而言,想要拿下京師,就必須要打下保定或者天津,而眼下雍正率軍去了保定,可是天津的這天外一箭,他用什麽來擋?

更不用說,除了這兩個方向以外,禁衛師也差不多該登陸錦州了,到時候雍正就徹底成了籠子裏的鳥,無論再怎麽撲騰,終究也撲騰不出什麽花樣來。

眼見得復漢軍已經徹底站穩了腳跟,羅其良也明白堵住決口的機會已經徹底消失,如今面臨復漢軍的數萬大軍,即便是直隸提督宋可進來了也沒用,這事最終還得稟告皇帝,由皇帝本人的大軍前來,才能堵住。

因此,在羅其良一方面組織潰兵退往天津之後,另一方面便連夜寫了求援的折子,直接通過密匣渠道給雍正上書,目的也只有一個,趕緊派來八旗新軍,才能堵住天津方向的復漢軍。

……

十月底,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而位於直隸的復漢軍狀態並沒有什麽影響,接連不斷的勝利,使得所有人都十分愉悅,甚至連寧渝本人,都認為過年前拿下京師,已經不是什麽問題,更不是什麽立下的FLAG了。

飛龍騎臉怎麽輸?就問你飛龍騎臉怎麽輸?

寧渝沒有毒奶天賦,可是就眼下這個局面,戰事進行得實在太過於順利了,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一部進逼保定,而中央集團軍登陸天津,禁衛師馬上要登陸錦州,到時候清軍回關內的道理將徹底被封鎖。

簡單來說,到了這一步,清軍就如同被困在了蟬網上的蟲子,越掙紮也就被束縛得越緊,直到徹底倒下。

寧渝身上裹著大氅,他望著輿圖上的各師位置,心裏微微思忖了一番,輕聲道:“狗急也有跳墻的時候,雍正手握重兵,只怕會選擇魚死網破之舉……”

寧忠義一直跟在了寧渝的身邊,因此他心裏早就有了一些思考,沉吟道:“清軍現在最要緊的地方不是保定,而是天津和通州……那才是他的後路所在。”

“哦,也就是說,當雍正在得知塘沽失陷的消息後,他恐怕第一考慮的就是回援天津……或許這個就是我們的機會。”

宇治景接過了話頭,他跟寧忠義二人對這次的作戰方案做了不少假設性的預案,其中天津甚至是通州決戰的可能性,在二人看來是最大的,原因便是前面清軍還有地方退,而過了通州便是京師,清軍便徹底退無可退。

寧渝望向了輿圖上通州的所在地,一個熟悉的地名出現在他的面前——八裏橋,這讓寧渝產生了一個十分強烈的預感,或許一百多年後發生的那一戰,如今將會提前上演?

不過由於眼下這一仗的特殊性質,肯定與後世發生的八裏橋之戰,存在很大的區別,別的不說,就光是雙方的參戰軍隊就完全不同,畢竟雙方都是十幾萬大軍,可不是原來的八裏橋之戰能比擬的。

只是寧渝心裏的想法,自然不會為外人所知,他微微點了點頭,“這一仗必須要將清軍主力留下來,咱們的目的不會改變,但是也沒必要過於逼迫清軍,提前決戰與我們損失太大,還是要多多謀劃方可。”

“是,陛下。”

樞密院針對這一次大戰,在實質上準備了許多戰術,自然會也會考慮到這一點,因此寧忠義等人也都回答得十分幹脆。

等到眾人下去按照計劃發號施令之後,寧渝卻望著輿圖靜靜地發呆,數年的努力與心血,數年的披荊斬棘,終於到了最後的決定時刻。等到此戰過後,天下歸屬也就有了一個定論。

然而,寧渝心裏並沒有多麽激動,或者說這一切的到來本來就是那麽順其自然,因為數年的拼搏並不是一個偶然,而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戰爭表面上是雙方軍隊戰鬥力和指揮水平較量的結果,可是實質上是國力的比拼,而在這一點,寧楚比清廷的優勢甚至比軍事優勢還大。

從朝廷的賦稅歲入,到糧食產量、鐵料產量以及軍工用品產量,寧楚對清廷都保持在一個碾壓的狀態,因此戰爭其實早早就已經結束了,結束在這種硬實力的比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