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2/3頁)

“是的,少爺。”恩斯特臉色放松了下來,連忙應道。

由於寧渝一直在想這些事情,因此倒也沒有繼續跟那婦人攀談,而那婦人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麽,不敢再多說話。

直到所有人的面吃完後,便有侍衛上前去結賬,他從懷裏掏出了一枚銀元,遞給了那婦人,然而婦人接過銀元後,當下神色便有些慌張,連忙遞還了回來。

“還請大人另給錢吧,這銀元俺們實在是收不起啊!”

寧渝連忙止住侍衛,走上前來問道:“嫂夫人,你放心,我等俱是生意人,絕不會虧錢你半文錢,只是這銀幣也是官府命令發行的,為何收不得?”

那婦人一臉苦澀道:“這銀元成色雖好,比那銀子都要強出許多,可是對於俺們這些小本生意來說,如何收得起這麽多錢?實在是找不開啊!”

聽那婦人如此說話,寧渝當下便一拍腦袋,終究還是沒有真正過過苦日子,這尋常百姓有幾個用得起銀子?怕是很多人見都沒怎麽見過,真要給他們銀元,怕是他們的零錢都要被收走了。

十幾人當中,一半吃的是一角銅子的素面,另一半吃的是四角銅子的葷面,因此合計下來,也才三個銅元加上六角銅子罷了。

不過好在幾人也都有銅幣,當下便用銅幣結了賬,那老板娘收到四個銅板之後,又找回了四個銅子,還一臉笑意:“幾位客官既然給的是銅幣,俺就給你們找銅子,總不能拿那些方孔銅錢糊弄你們。”

等回到了皇宮之後,寧渝卻是喚來了幾位內閣要員,以及財政部尚書和中央銀行行長等人,將這一番情況都講了一遍。

“眼下百姓對咱們發行的貨幣,總體來說還是非常信任的,這是極為寶貴的,你們在座的所有人都要明白,這份信譽並不是憑空而來的,那都是咱們一點點積攢出來的,也不是一直都有的,只要你們幹的對不起百姓的事情,那麽這份信譽,也就再也不會有了!”

對於朝廷和皇室在百姓心中的名譽,寧渝是極為看重的,他甚至不惜讓這些大臣們,自己去好好體會一下這份感受。

崔萬采感嘆道:“陛下,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這銅板雖小,可是關系的卻是百姓的生計,我等絕不會幹那些有損民眾利益的事情。”

內閣次輔表了態,其他人自然也照模照樣說了一通,只是寧渝也明白,光是監督這些人還不夠,還得加強下面的管束,至少不能讓這新的貨幣機制變成一些人斂財的渠道。

只不過就寧渝目前見到的情況來說,還算是比較好的,至少百姓們對於新式貨幣的支持都是看在了眼裏,因此寧渝也不準備大動幹戈,無非就是給大臣們的心思再收一收,至少貨幣這塊不能再隨意幹預。

寧渝又輕聲道:“關於新一批的國防國債,需要中央銀行進行主導,各大銀行進行配合,不許搞強制買賣,至於利息政策,可以在各大報紙上集中宣傳,朕會責成新聞出版司全力配合這一次的國債發售。”

中央銀行行長鄧伯然輕聲道:“陛下,第一批國債有人希望能預定一部分,都是各大家族要買,臣還沒有拿定主意,還請陛下定奪。”

眾人一聽鄧伯然這番話,頓時心裏便有了數,這又是一件極為敏感的事情,對於眼下的各大勛臣家族,大臣們著實有些不好拿捏關系,畢竟都是開國功臣,誰也不敢把事情做的太絕情,因此也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可唯獨這一次是皇帝寄予厚望的國債,鄧伯然實在不敢承擔這個責任,因此對於各大家族的來意,也都是以推托為主,等到內閣會議的時候,便直接拋了出來,請皇帝來定奪。

嚴格來說,鄧伯然這件事辦得確實得罪了各大家族,可是他也是兩全其害取其輕,畢竟他是銀監會主席寧忠信的親信,倒也不用擔心勛臣們的威脅,但是對於皇帝,卻不能有絲毫的得罪。

寧渝臉上微微一笑,“這國債任何人都可以買,既然各大家族要先預定一部分,那也沒關系,讓他們先交錢就行了。”

聽到寧渝這番話,一些心思機敏的大臣瞬間就明白了,皇帝在前番出台了不少政策,其中一些的的確確損害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因此眼下的這個國債份額,便是給到各大族的一份甜頭,也帶著幾分彌補的意思。

實際上,寧渝心裏也確確實實是這麽想的,畢竟他再怎麽強硬,也離不開做事的臣子。盡管寧渝在關鍵利益上一步不退,可是對於能夠讓出去的利益,他也不會舍不得,終究是要團結大部分人,他這個皇帝才能做得安穩。

當貨幣與國債這兩件事情基本解決了,寧渝的心情也相對好了幾分,於是又低聲道:“等到明年新式貨幣全面鋪開之後,針對過去的銅錢也好,還有金銀也好,能收上來的先收上來,可以重鑄成新式貨幣,不光能夠理清眼下混亂的貨幣機制,也能從中賺取一部分的鑄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