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4/5頁)

最後被指給胤禛做嫡福晉的,是烏拉那拉氏。在一眾秀女之中,她雖然不是最出眾的,但樣貌端莊秀麗,性情穩重自持,不止康熙對她滿意,佟皇後同樣也對她很是滿意,覺得自己兒子應該與烏拉那拉氏很契合。

唯一的問題就是,自家兒子已經這樣沉悶了,若是再來一個性情與他有些類似的嫡福晉,也不知道日後這倆人會不會變得越來越沉悶,瓊華在與兄嫂相處的時候會不會覺得無聊。

與此同時,五阿哥的嫡福晉與六阿哥的嫡福晉也都敲定了。與四阿哥胤禛不同,五阿哥和六阿哥的嫡福晉,都是出自普通官宦之家,連大阿哥和太子身邊的側福晉出身都比她們要高些。

在嫡福晉的人選上,也可以看出康熙對幾個兒子的不同態度。對於大阿哥、太子以及胤禛,康熙是抱以厚望並且決定重用的,而對於自幼養於長者膝下、沒有什麽太大野心的五阿哥,以及才能不顯、有些小孩子心性的六阿哥,康熙只希望他們做兩個閑王。

對於康熙的指婚,五阿哥和六阿哥都沒有什麽意見。對於本次的指婚結果作為不滿的,恐怕也就只有大阿哥與太子了。

……

日子&—zwnj;天天過去,胤禛、胤祺以及胤祚相繼進行了大婚。

在相處的過程中,瓊華也對新上任的嫂嫂建立&—zwnj;個初步的印象。烏拉那拉氏話不多,但是個內斂而溫和的人,她默默的記下了佟皇後、胤禛以及瓊華的喜好,在幾人一起用膳的時候,所布的菜色定有三人愛吃的;在給瓊華這個小姑子送見面禮的時候,所給的見面禮也很是符合瓊華的心意。

與此同時,在知道瓊華忙著售賣化妝品以及護膚品,並準備拿出部分所得來做慈善後,烏拉那拉氏對於小姑子的想法給予了肯定,並提出了&—zwnj;些中肯的意見。這讓瓊華覺得,自家新上任的嫂嫂,與自己是有共同語言的。她不似尋常的女子&—zwnj;般,&—zwnj;聽到自己的想法,就認為自己離經叛道。

隨著瓊華與四福晉的接觸加深,她對四福晉也越來越了解。瓊華提到,自家四哥與四嫂不久便要出宮了,行事便宜。這慈善之事,不若交由四嫂來做,但為了避免康熙覺得四福晉是在替四阿哥邀買人心,這事兒需得打著太皇太後、太後以及佟皇後的名號來做,連在康熙跟前的說辭,瓊華都想好了,這是在為她們積福。

四福晉同意了。盡管四福晉知道,出宮建府之後,她定會忙得腳不沾地,但她並不願拘泥於後宅之中。且做善事顯而易見對他們夫妻倆是有好處的,她為什麽不去做呢?

倒是太皇太後、太後和佟皇後,在得知了瓊華和四福晉在籌謀此事之後,分別命人送來了千兩紋銀、八百兩紋銀和五百兩紋銀,讓她們收下,道是她們既然沾了好處,自然也不能沒有&—zwnj;點兒表示。這些錢對於她們而言不算多,全當是盡&—zwnj;份心了。

當然,在派人出宮來跟四福晉交接之前,太皇太後和太後少不得又在康熙跟前把瓊華誇了誇,算是讓這件事在康熙跟前過了明路。

公主和皇子福晉牽頭來辦這事兒,又是打著太皇太後等人的名義,最後,百姓們的感謝和溢美之詞,少不得還得落在皇家頭上,這對於皇家而言是有益無害的,康熙自不會去阻止。

因著這事兒,瓊華和四福晉都忙碌了起來,她們每日的忙碌程度,甚至不亞於幾位阿哥。

四阿哥一脈的人一時倒是得意了,大阿哥和太子卻不怎麽開心。

首先是太子,本以為他的表妹能夠為他拉攏來一個強大的助力,誰知最後竟被康熙塞入了他的後院為側福晉,警告的意味十分明顯。這讓太子頗為焦躁。

好在他這個表妹是個美貌聰慧又溫柔體貼的,很快便安撫了太子的不安,讓太子放下心中的那點不痛快,寵起她來。可如此一來,難免就礙了太子妃的眼了。

雖說太子妃是個賢德大度的,可再是賢德大度的人,也不可能對會危及自己地位的存在視而不見。這新來的赫舍裏側妃論身份地位不輸於太子妃,論親緣關系是太子的表妹,自然比太子妃跟太子之間的關系來的親近,且如今太子對赫舍裏側妃這般寵愛,指不定哪一日,就要讓她取代自己了……

太子妃嘴上沒有說什麽,可一股令人不安的氛圍在太子的後宅蔓延開來。後宅不寧,實非幸事,只是,沉浸在溫柔鄉中的太子,絲毫沒有感覺到太子妃的不安,也沒有去好好地安撫自己的妻子。

再說那大阿哥,在得知自己好好兒的&—zwnj;個妻妹,竟被許給&—zwnj;個家中只有空架子的紈絝子弟後,氣得不得了。他無法去怨恨下達指令的康熙,只得把這賬算在太子和四阿哥的身上。若不是因為他們兩個,他的妻妹怎麽會成為一枚廢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