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4頁)

她心心念念的晉升機會啊,居然現在就失去了麽?

這一切,偏偏是在她被康熙抓到錯處之後發生的,她連個辯駁的機會都沒有!

“對了。”康熙似是想到什麽似的,補充道:“記住你說過的話,陳氏的事,你當引以為戒。朕今日明明白白告訴你,朕準備晉宜妃的位份,朕不希望過個幾日,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會發生在宜妃身上。倘若宜妃這些日子遇到什麽麻煩,朕會第一時間懷疑到你身上,明白麽?”

康熙冰冷的眼神,讓惠妃如墜冰窖。

明明此次,她還什麽都沒來得及做,怎麽就讓自己陷入這樣不利的境地中了呢?

作為話題中心的宜妃就靜靜地站在一邊兒,嘴角帶著平日裏慣有的笑容。也唯有熟悉她的人,才能看得出來,她的心情很好。

佟皇貴妃不著痕跡地瞥了宜妃一眼。

康熙這次會出現得這麽巧,只怕與宜妃脫不了幹系吧?她倒是小瞧了宜妃了。

當然,若不是惠妃自己露了破綻在先,也不會被宜妃逮到把柄,設計著讓她當著康熙的面兒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就是不知道,宜妃是怎麽知道,處罰陳氏的旨意,是康熙的意思,而不是佟皇貴妃的意思。倘若宜妃連這情報也能夠第一時間得知,佟皇貴妃就不得不重新評估她在後宮中的勢力了。

在過去的時間中,宜妃一直安分守己,雖有能力有手腕,卻從來不像惠妃一樣處處與人為難。但願,她是真的安分,而不是表面安分,內裏藏奸。否則,宜妃會比惠妃難應付得多。

後宮之中從來都沒有什麽秘密。

康熙當著諸位後宮妃嬪的面斥責了惠妃,且舍了惠妃而要冊封宜妃為貴妃的事兒,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後宮。不少與惠妃有過節的人,如今都在看惠妃的笑話呢。

就連一些依附於惠妃的人,見了那幾個與惠妃一道在佟皇貴妃面前說三道四的妃嬪的下場,心裏頭也不由泛起了嘀咕——這樣一個主子,真的能夠靠得住嗎?

惠妃本人只得道康熙的口頭訓斥,另外幾個人,都被康熙以不敬皇貴妃之名,降了位份,惠妃一脈頓時在後宮之中元氣大傷。

不少曾經在惠妃麾下的人,紛紛思考著要不要另投鈕鈷祿貴妃或是宜妃麾下。她們在惠妃手底下的時候,做過不少得罪佟皇貴妃的事兒,要想轉投佟皇貴妃麾下,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但鈕鈷祿貴妃與宜妃素來保持中立,兩不相幫,與佟皇貴妃和惠妃都保持著較為平和的關系,若是她們選擇轉投這二妃麾下,那是完全可行的。

鈕鈷祿貴妃就不必說了,背靠鈕鈷祿家,雖說鈕鈷祿家近些年來有些沉寂了,不如前些年得康熙看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跟著鈕鈷祿貴妃混,不說榮華富貴,至少能夠安安穩穩地過日子。至於宜妃,這位主兒就不必說了,如今這後宮之中,要說誰聖眷最濃,除了佟皇貴妃就是她了,她背後的郭絡羅氏也不是吃素的。她不日便要晉為宜貴妃,跟著她,前程自然差不了,總比繼續跟著惠妃來得好。

還有一些人則覺得,不必另投他人。惠妃雖說眼下處於低谷,但她幾次犯了錯,康熙都只是小懲大誡,並不曾真正動搖她的地位,由此可見,惠妃在康熙的心中分量還是不一樣的。再說,惠妃的兒子大阿哥十分受康熙寵愛,母憑子貴,只要熬過了眼前這段日子,惠妃的日子總歸差不了。

在惠妃的團隊中,前者與後者各占一半。

手底下的人有了別的心思,惠妃又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來。

在惠妃手底下的宮女問自家主子要不要做些什麽的時候,惠妃只是揮揮手道:“讓她們去!本宮倒要看看,似她們這等中途改換門庭的,有幾個敢重用她們!本宮正好借著這次的機會肅清手下的勢力。人貴精,不貴多。越是到這個時候,越能夠看出,誰對本宮是真正的忠心,誰是那跟紅頂白的小人!忠於本宮的,本宮自然不會錯待,背叛本宮的,本宮也絕對不會讓她們好過!”

此時,惠妃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偏偏有康熙的警告在,她不好繼續對外搞什麽事,也只能折騰折騰那幫子意欲背叛她的人。

因康熙親口允諾要冊封宜妃為宜貴妃,雖說如今冊封的旨意還未正式下達,佟皇貴妃及鈕鈷祿貴妃已經派人給宜妃送去了賀禮,底下的一些低位妃嬪也爭相奉承宜妃。

對於佟皇貴妃和鈕鈷祿貴妃,宜妃的態度一如既往的恭敬,並不因為自己即將晉為,就輕慢了她們。而對於低位妃嬪,她則叮囑她們,萬事當以佟皇貴妃和鈕鈷祿貴妃為先,她不敢越過了她們去。

宜妃這話一出,頓時又在宮中刷了一波好感度。

所有人都知道,宜妃娘娘不僅聖眷濃厚,還謙遜知禮,連康熙聽了宜妃所說的話後,也親口誇贊了宜妃。一時之間,宜妃在後宮之中的存在感竟不比佟皇貴妃來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