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3頁)

雖然還是不算多,但至少不算文盲了。

以後若是攢夠了錢,就能買一本《字海》回家,到時候認識的字更多,他的孫子就有機會到城裏面去找活兒幹,而不是一輩子都只能和他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了!

而這個希望,正是文榮侯帶來的!

那人激動得不能自抑,看向趙馨的眼神充滿了熱切的感激。

不但是他,就連旁邊的侍衛等人,眼裏也染上了激動。

趙馨從未被人用這樣的眼神注視,整個人都被看得不自在起來。她為秦國帶來的所有改變,說到底也只是為了任務與嬴小政,雖然其中也有改善百姓生活的想法,但比起其他私心占據的比重,實在不值一提。

但……

趙馨對上這些人的眼神,心裏竟難得生出了幾分溫軟與心虛。

回到鹹陽宮後,趙馨立刻開始著手制作牙刷。

豬毛沒什麽吸水性,沾到木板上的小孔上後,並不會將其中水分吸收,一直是根根分明的樣子。

趙馨見狀滿意地點頭,然後將其放到窗戶邊晾幹。

兩日後,牙刷就做好了。

趙馨拿著牙刷試了試,雖然覺得毛有點兒硬,但碰到牙齦並不會覺得刺痛,而且在沒有牙膏的情況下也有一定的清洗效果。

顯然,一直被她惦記著的牙刷,終於成功了。

牙刷成功了,當然不能少了牙膏。

牙膏的配方也挺簡單,最早的牙膏是古埃及人發明,配方是百分之一盎司的巖鹽與鳶尾幹花,百分之二盎司的薄荷和二十粒胡椒;

而中國最早的牙膏大約就是唐朝時期,有人用天馬、藁本、沉香、寒水石等中藥研磨後的粉末狀物體,此物可以清洗牙齒,也能清除口中異味。

而牙膏,就是在牙粉的基礎上,加上碳酸鈣做摩擦劑,用肥皂做表面活性劑最後制成。

二十一世紀的牙膏品種多樣,配方自然不會完全一樣。

但基礎,總不會脫離原本。

戰國時期沒有那麽多的材料,但牙粉的材料還是有的,碳酸鈣,也即是石灰石也不會缺,肥皂也在不久前被發明了出來……

趙馨按照這個相對簡陋的配方,一步一步地調配,最後終於將牙膏給做了出來。

她自己試用了一下,味道與現代的牙膏沒有太大區別,因為加了薄荷,用過牙膏之後嘴裏非常清爽。

趙馨迫不及待地做了兩把牙刷和牙膏,一份送給嬴小政,並親自監督他刷過牙後,才與他一起去見了秦王嬴稷。

趙馨還沒來得及將牙刷和牙膏呈上去,秦王嬴稷就扭頭看向旁邊的嬴小政:“政兒今天身上配香囊了?”

他皺了皺眉,“不對,香囊不是這味兒。”

香皂做出來之後,嬴小政便每天都用香皂洗澡洗頭,如今又有了牙刷牙膏,巧的是,還都是薄荷味兒的。

說話的時候,薄荷味兒愈發濃郁。

秦王嬴稷問到的,便是薄荷的味道了。

在冬天聞到薄荷味兒,並非特別好的體驗,但比起以前沒刷牙時說話……

秦王嬴稷瞬間來了興趣:“難道銀丹草也可以清潔口腔?不會覺得味道刺鼻,太冷了嗎?嚼完後要吞下去嗎?”

嬴小政被問蒙了,好一會兒才搖頭:“沒有嚼銀丹草啊?”

嬴稷皺眉:“你說話的時候,寡人聞到了銀丹草的味道。”

趙馨愣了下,銀丹草應該就是薄荷吧?

她趕緊解釋:“這正是臣今日求見王上的來意。臣之前根據資料做出來了牙刷與牙膏,王上說政兒說話時口有異香,應當就是牙膏的味道。臣在裏面加了銀丹草。給王上做的這一支牙膏,是花椒味兒的。”

說到這兒,趙馨表情糾結——

這時候的人對花椒真的是愛得深沉,只要提到香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花椒。秦王嬴稷更是花椒的死忠粉,不管是熏香還是調味,首選肯定是花椒。

趙馨也是在查過資料之後才知道,原來在張騫出使西域,將其他國家的香料帶回中國之前,花椒一直是中國最受歡迎的香料。

椒這個字,都獨屬於花椒。

而椒房獨寵這個詞裏面的椒,也是指的花椒。

趙馨在做牙膏的時候,一直猶豫是否要將花椒加入牙膏。

但怎麽說呢,秦王嬴稷喜歡,她也只能投其所好,給他做一份花椒味兒的牙膏不是?

就是不知道,他刷牙的時候會不會覺得麻?

秦王嬴稷將牙刷牙膏拿到手後,便迫不及待地按照趙馨說的刷牙步驟認真刷牙去了。牙膏在嘴裏散開的時候,他刷牙的動作確實頓了一下,但很快就高高興興地繼續刷了起來。

刷完後,他還特別得瑟地走到嬴小政面前,笑著問道:“寡人說話,可有椒花香味兒?”

嬴小政認真嗅了嗅,點頭:“有花椒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