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父子對奏(第2/3頁)

讓劉禪有點意外的是,除了自己之外,群臣居然一個給廖立求情的都沒有。

恍然,他似乎明白了什麽。

果然,劉備裝作沉吟片刻,冷笑道:

“既然世子求情,那孤就饒廖立不死——

來人,遷廖立全家去汶山郡,無詔令不得返回!”

一間屋子的采光不好,如果你說要開個窗,一群人就會表示開窗不好。

可若是你說要把房頂砸了,他們又回來說開窗其實不錯。

此事劉備早就跟諸葛亮等人商量好,故意以夷三族狠狠嚇唬一番廖立,然後再讓劉禪求情。

一來顯得劉禪大度,

二來……

都饒你不死了,以後還是老老實實在汶山郡種地吧。

諸葛亮也不給廖立來自己面前求情的機會,他道了聲“唯”,直接命令左右武士把失魂落魄的廖立拖走。

廖立恃才傲物,可他也知道此番自己踢在鐵板上,怕是日後的前程盡毀,

被兩個士兵拖住,這個素來輕狂的荊襄名士居然放聲大哭,哭的甚是淒涼,連劉禪都動了點惻隱之心。

哎,歷史上的廖立被流放之後也挺可憐,但願流放的生活可以把他改造成一個大漢純臣。

以後看看還有沒有可以用得著他的地方。

撫夷?

呃,算了,他這張臭嘴非得引起大亂不可。

別的……

一時半會還真想不出來了。

劉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劉禪立威,表達了對劉禪的絕對支持,

劉備的元從終於松了口氣,而後來歸附劉備的馬超李嚴等人也都是心中一凜,紛紛向劉禪問好。

見了這麽多載入史冊的名人,劉禪握著眾人的手一一問好,收獲了一堆長輩誠懇的贊許。

親人重逢,劉備的興致非常高。

晚上,他叫眾人一一落座,先恢復輔匡巴郡太守之位,又起身給眾臣敬酒。

眾臣推杯換盞,喝的非常開心,劉禪則給自己泡了一杯白桃烏龍,一邊品茶一邊盯著法正和黃忠兩個潛在的病號仔細查看,生怕兩人喝出什麽問題來。

喝到酣處,劉備叫眾人暫歇,

他拉著劉禪的手,緩聲道:

“阿鬥,孟德新喪,孫權頹廢,

以汝之見,當北伐還是東進?”

劉備的聲音雖然不高,可在場眾人都是一震,齊齊放下杯盞,等待劉禪的答案。

孫權這次算是徹底得罪了劉備,

就算他現在稱臣,孫劉兩家也肯定回不到之前親密無間的狀態。

揍他是早晚的事情。

劉備手下眾臣,尤其是不少荊州出身的世族紛紛要求趁著孫權虛弱,集中大軍攻打孫權,直接先把孫權滅了。

這個建議劉備稍有些動心,

畢竟現在曹操掛了,曹丕根基未穩,

如果閃電進攻江東,說不定能很快把孫權的地盤全打下來。

眾人的目光都投在劉禪的臉上,讓劉禪微微有些驚恐。

我什麽都不懂啊,之前那用兵什麽的都是一群腦補怪腦補出來的,

這種事關大局的國策,問我真的好嗎?

他捏住茶杯,掩飾著自己內心的虛弱,

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今年已經年滿十三,虛歲就是十四,再也不是十一二歲的孺子,

軍國大事,自然得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要是這會兒一言不發,不是讓人看了笑話。

他稍稍坐直身子,朗聲道:

“孩兒以為,國賊乃是曹魏,

曹操已死,曹丕必將篡位,天理不容。

國賊在北,我等不宜東進,還當東和孫權,南扶夷越,北進中原,圖謀大事。”

“待擊破曹魏,江東之地傳檄可定,何勞父王勞神?”

劉備倒是頗為贊許地點點頭,微笑道:

“許久不見,吾兒竟長進如此,與孔明、子龍所言相若。

吾老懷甚慰啊!”

劉備的年紀在這年頭已經算是高壽,隨時都會去見列祖列宗,

見孺子居然能有這樣的見識,劉備已經非常滿意。

終於有人能繼承我的大志了。

劉禪這話是照抄《三國志》中諸葛亮和趙雲的見解,自然高明。

諸葛亮和趙雲也朝劉禪投來贊許之色,贊嘆這個少年頗為穩重,能識大體,怪不得能取得如此大勝。

“若是北伐,又該如何?”劉備繼續問道。

劉禪被劉備問的心虛,也只好繼續堅持隆中對一貫的思路——

“關將軍占據襄陽,北伐中原,必天下震動,兒臣願率軍一只出秦川,或攻雍涼,或直取關中。

再請孫將軍引一軍出合肥,則漢室可興,大漢將復!”

一路出荊州,一路出秦川,再邀孫權攻合肥。

這是劉備軍一貫的戰略思路,劉禪能說出這個並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