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進化(上)(第2/2頁)

至於陳耕,既然他知道了美軍傾轉旋翼機的發展過程,自然不會走這條彎路,在決定發展傾轉旋翼機的時候,就直接繞過了V-22“魚鷹”傾轉旋翼機的發動機短艙和旋翼整體轉動的模式,選擇了V-280傾轉旋翼機的“發動機短艙不動,旋翼轉動”的分體式轉動模式,而付出的代價就是不得不先做出一個自重只有400多公斤、最多只能承載2人的技術驗證機——不是商飛集團不想將飛機做的太大,而是在傾轉旋翼機的整體氣動設計、飛控系統以及旋轉機構的設計、材料、工藝方面的水平都達不到要求,只能通過這種技術驗證機慢慢的積累經驗。

而現在,憑借著經驗,陳耕也知道測試台架上的那台發動機的功率低不了。

“1500千瓦!”王大志的臉上滿滿的都是自豪:“董事長,我們現在正在測試的動力總成的最大功率是1500KW,是從我們的渦軸-1500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渦輪軸發動機和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很多地方都是想通的,用渦輪軸發動機改成渦槳,或者用渦槳改裝成渦輪軸發動機的例子,在國際航空發動機研發史上屢見不鮮,這個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