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原來我們也行?(第2/2頁)

郭文祥把話接了過去:“王大志同志在跟我的匯報中說道,現在的西方民航界,對於中短程窄體幹線飛機的選擇,都更喜歡波音737和空客A320這種機身寬度更寬、每排可以容納6個座椅並且采用翼吊發動機的方案,不太喜歡麥道的每排5座以及尾吊發動機的結構了,可因為麥道將資金都投入到了MD-12這款飛機的開發當中,沒有多少錢用來開發新一代的中短程窄體幹線飛機,正好商飛集團的F150是這樣的結構,所以您準備說服小麥克唐納先生從商飛集團引進F150的技術和授權,是這樣的吧?”

“基本上沒錯,”陳耕應道:“我再補充一點,就是麥道現在拿不出技術引進的費用,如果這筆合作能夠達成,唯一的方式就是將技術授權金均攤在每架飛機上的方式,以這種方式收回來。”

郭文祥和李秘書一起點頭,表示這個情況自己已經了解,與此同時,郭文祥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問道:“陳先生,你估計相關的技術轉讓費用能有多少?”

“我估計大致在5到8億美元。”

“5到8億美元?!”

郭文祥和李秘書都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顯然,這個數字讓他們很吃驚——是正面的吃驚,大致上就是“竟然能賣這麽多錢?!”的意思。

李秘書似乎有些擔心,他猶豫了一下,開口輕聲問道:“陳先生,真的能賣到5到8億美元嗎?我沒有質疑您的意思,就是……這個價格會不會有些太高了?”

郭文祥盡管沒說話,可臉上的表情也透露著樣的意思:咱們華夏人的東西,也能賣到真多錢?

陳耕有點心酸。

這些年來,咱們國家對外出口的產品雖然不再是以能源、原材料為主了,但也幾乎就沒有什麽高附加值的東西,說的不客氣一點,那真是“用一車皮一車皮的襯衫換一架飛機”的級別,現在猛然聽說自己什麽都不用做,就能換來好幾個億的美元,大家的第一反應不是理所當然,而是懷疑自己……窮的太久了啊。

籲了一口氣,陳耕給郭文祥和李秘書解釋道:“1986年,空中客車公司立項A330和A340這倆‘一機兩型’的飛機的時候,算出來的研發成本是26億美元;去年,麥道公司公布的MD-12客機的研發預算大約需要40到45億美元,今年因為通貨膨脹,這個數字已經被麥道公司調整到了43至48億美元。

對於波音、空中客車以及麥道這種級別的飛機制造商來說,如果他們今年立項研制一款150座級的中短程窄體幹線飛機,以今年的物價水平而言,研發成本不會低於10億美元,而麥道現在只需要花費5億到8億美元就能得到一款已經通過了CAAC認證、接下來麥道只需要進行發動機匹配和FAA認證的飛機,您認為價格貴不貴?”

當然不貴!

聽陳耕算了這麽一筆賬,李秘書和郭文祥立刻就覺得這個要價一點都不貴了。

“而且對於麥道來說,重點還不止於此,最重要的地方在於我們幫他們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陳耕接著說道:“假設啊,假設我們現在跟麥道簽了協議,大約只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麥道就能夠拿出原型機來進行FAA的適航認證測試,最多兩年半,第一架飛機就能交付給客戶。

而如果讓麥道自己做這個項目,即便是不考慮資金的壓力,即便是整個研發過程和測試、適航取證的過程全部一切順利,從立項到第一架飛機交付給客戶,那又需要多長時間?”

郭文祥立刻問道:“多長時間?”

“我們參考空客A320好了,”陳耕說道:“空客A320是1983年12月正式立項,1987年2月開始試飛,次年2月完成適航取證並正式開始交付使用,整個時間跨度長達50個月……而這已經是最順利的情況了,在任何一個過程當中稍微耽擱一下,那就奔著5年去了,而多出來的這2年多的時間,對於一家飛機制造公司、尤其是對於麥道這麽家正在不斷丟失市場的飛機制造公司而言,您說,意味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