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4章 不要小氣(第2/3頁)

丁若煙不是裝的,她是真心疼啊!

為了這個電池廠項目,她從陳耕這裏借了200萬,可如果按照陳耕給出的這個補貼標準,哪怕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這邊派出10名工程和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呢,這10個人每個月光補貼費用就是一萬,一年就是12萬,再加上餐飲和住宿這一塊,一年下來最少15萬,200萬一下子就去掉了將近十分之一,她怎麽可能不心疼?

而且“就著白開水吃饅頭”的說法還真不是丁若煙亂說,她是真的做好了白開水就饅頭、吃住在車間的思想準備,可沒想到陳耕居然這麽敗家,一揮手就敗出去15萬,讓丁若煙愁苦不已,恨不得咬陳耕兩口,只是當時當著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領導的面,她也不好說什麽,好不容易憋到了這會兒,她哪裏還忍得住?

“哈哈……”

看著丁若煙恨的咬牙切齒的樣子,陳耕哈哈大笑,他一揮手:“放心吧,你會發現這筆錢花的很值。”

“嗯?”丁若煙愣了一下,連忙問道:“怎麽說?”

陳耕沒有回答,而是向丁若煙反問道:“你認為從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工程技術人員入駐到量產鎳鉻電池,大概需要多久?”

“這個……”猶豫了一下,丁若煙試探著道:“怎麽著也得一年吧?”

“一年?”陳耕頓時就笑了:“我告訴你,最多半年!”

在這之前,可是有船夫的例子在哪兒擺著的,1995年2月份下海的船夫,到8月份的時候,他就拿著他們公司的第一塊成品鎳鉻電池向4V最大的無繩電話制造商大霸公司去推銷了,而且一炮打響,船夫帶著一個20人的小隊,只用了半年就搞定了鎳鉻電池從技術到生產的全部環節,陳耕還就不信了,半年的時間,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提供的電池專家的支持,丁若煙還不能比實現鎳鉻電池的量產?

反正在初期,也沒指望產能能有多大。

“半年?”丁若煙瞪大了眼睛,吃驚的道:“真的可以嗎?”

陳耕給她解釋道:“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這邊的鎳鉻電池可是已經成熟的技術,唯一的技術難點,就是在產品從實驗室走上生產線的時候,如何保證良品率和控制住成本,至於技術方面其實問題是不大的,你說,這需要多長時間?”

“這個……”

丁若煙皺著眉頭琢磨了一下,覺得陳耕說的似乎也確實是有道理,在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提供的鎳鎘電池的技術資料已經十分完整而且成熟的情況下,唯一的難題就是如何將產品從實驗室生產模式轉換到工廠的大批量生產模式,相比於摸索著開發鎳鉻電池的技術,生產的技術難度確實要低的太多了。

在產品本身不需要研發的前提下,或許真的如陳耕所說,自己遇到的最大的難題其實就是如何實現工業化量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自己似乎確實是沒有必要為給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這邊提供的工程和技術人員的高額補貼而發愁了。

沒錯!

就是這樣了。

“你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只要產品合格且保證成本不超過我此前告訴你的價格,就完全不用擔心銷路,”陳耕接著說道:“我倒是認為,你與其擔心那200萬不夠用,還不如琢磨一下產能規劃的問題——有了thinkbook和摩托羅拉的訂單,你再去打開注入對講機、無繩電話之類的電子產品的訂單,你覺得會很難嗎?

我倒是覺得,你不如趁著這個機會琢磨一下,如何想辦法將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這些技術人員留下來——前期你可以從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買電池的技術,可以後呢?你總不能自己不掌握技術吧?”

丁若煙一下子反應過來:對啊,在半年左右就能將鎳氫電池量產的前提下,錢似乎是最不值得關注的問題。

……

三天很快過去,當陳耕和丁若煙再次來到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時候,張少明代表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開出了他們進行技術轉讓的價碼:100萬的技術轉讓金,另外為了幫助丁若煙的公司盡快完成量產,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這邊可以提供10名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協助和技術指導。

100萬的技術轉讓金貴嗎?

不便宜,但也不貴。

但如此幹凈利索、不摻雜其他任何附加條件的技術轉讓條款還是比較難得,雙方都清楚,如果不是看在了丁海軍和陳耕的面子上,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肯定不可能這麽痛快——當然,此前陳耕捐贈給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那50台thinkcenter個人計算機以及50萬的現金想必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陳耕沒有猶豫,當即道:“價格沒有問題,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合作誠意,我們這邊的公司成立之後立刻就可以簽合同,另外我門也可以續簽一個今後繼續引進鎳氫電池的補充協議,只要貴院這邊的鎳氫電池研發成功,我們可以再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