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聲南擊北(第2/3頁)

不同於歐洲各國,人家經濟危機鬧得再厲害,政府就算是再窮,也會想辦法把救濟糧發下去。雖然吃不好,但是能夠保命。

日本政府就不行了,錢都花到了戰爭中,兜裏早就空空如也。同樣沒錢,歐洲各國可以從神羅賒糧,日本政府卻沒地方賒去。

為了穩定局勢,日本政府已經鎮壓了多起暴動。現在的日本就是一個火藥桶,全靠一口精神氣支撐著,要是氣散了那就要人命了。

如果說民間是火藥桶,軍方就是炸藥包。隨著戰爭的爆發,軍隊中的激進派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在中下層官兵中影響力非常大。

這些人一旦鬧起來,破壞力可比普通民眾造反大多了。作為剛剛從前線回來的將領,山縣有朋非常清楚現在的軍方有多脆弱。

和伊藤博文對視的一眼,有所意會西園寺公望的緩緩說道:“現在問題的關鍵,不是我們要不要退讓,而是我們能不能抗住歐陸聯盟的壓力。

不光是政治、經濟上的壓力,還有軍事上的壓力。如果歐陸聯盟進行武裝幹涉,軍方有沒有能力禦敵於國門之外。

事關帝國的生死存亡,我希望諸君能夠理性回答。你們的判斷,將直接影響大日本帝國能不能延續下去。

拜托了!”

一邊說,西園寺公望一邊還向軍方代表鞠了一躬。

此刻,室內的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作為軍方代表的西鄉從道、大山巖、山縣有朋等人瞬間感受到了壓力。

現在可不是政治鬥爭的時候,一步踏錯不光是自己完蛋,就連日本帝國也有可能跟著陪葬。

“雙方實力差距太大,莫說是歐陸聯盟聯合幹涉,就算是荷蘭人的南洋艦隊和西班牙海軍聯手,帝國海軍也做不到禦敵於國門之外。”

說完,西鄉從道仿佛是松了一口氣,整個人都輕松了起來。雖然這個答案有些傷自家士氣,可這是對日本帝國最負責的答案。

菲律賓戰役爆發後,荷蘭政府就增加了南洋地區的兵力部署。盡管增加的軍艦不多,也沒有上的萬噸前無畏艦,但是充當壓垮天平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夠了。

“你們海軍都是廢物麽?每年花費那麽多軍費,現在居然……”

不待大山巖把話說完,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就直接懟了回去:“大山君說話需要負責任,海軍每年的軍費真的多麽?

你知不知道正在和我們交戰的西班牙,在過去十年裏,海軍平均軍費是我們兩倍?

帝國每年的海軍軍費,最多也就和葡萄牙相當,連荷蘭人都比不上。

至於真正的海軍強國,不列顛和神聖羅馬帝國那就更不用說了,人家一年的海軍預算都能打造兩支帝國海軍。

能夠用有限的經費,打造出一支現代化海軍,並且和西班牙海軍打個旗鼓相當,海軍上下無愧於帝國!”

屁股決定腦袋,盡管樺山資紀最初是陸軍出身,但是坐上了海軍軍令部長的位置,他就必須要維護海軍的利益。甚至還要做得更徹底一些,才能夠讓下面的人心服。

在忽視物價水平、戰略需求的情況,單純看每年的軍費開銷,日本海軍卻是算是省錢的。

如果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日本海軍就和“省錢”扯不上關系了。外購軍艦成本高是必然的,關鍵是日本海軍全面學習皇家海軍,很多地方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不光是戰法訓練、操作指令效仿英國人,就連軍艦裝修、士兵夥食也照抄皇家海軍。國內沒有進口,反正一切向皇家海軍看齊。

是否存在浪費,誰也不知道答案。畢竟,歐美各國海軍都是這麽玩兒的,吃牛排、喝紅酒是標配,遠不是陸軍苦哈哈能比的。

在信心嚴重不足,崇洋媚外最嚴重的時代,海軍上下全面效仿英國人,自然是無可指責的。

不過這些理由糊弄普通人可以,想要糊弄死對頭的陸軍就有些不夠看了。別以為陸軍高層就不懂海軍了,事實上他們每天研究海軍的時間,都不一定比某些海軍高層短。

大山巖冷笑道:“少扯這些沒用的,帝國海軍每天窩在港口訓練就行了,人家的海軍要滿世界跑。

就連每年開銷的軍費,都是人家的海軍從外面自己掙回來的。如果你們有能耐自己賺回軍費,就算是花再多的錢我也沒意見。”

沒毛病,殖民帝國的海軍軍費確實是自己賺回來的。無論是從殖民地掠奪財富,還是維護海外貿易,這些都和海軍息息相關。

這是殖民地越多、越富庶的國家,海軍規模越大的原因。即便是表面上賠了,那也是因為錢揣進了個人腰包。真要是一直賠錢,以這年頭歐洲各國政府的屎尿性,估計早就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