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寒冬(第2/3頁)

亞歷山大二世不死心地問道:“如果我們答應加入自由貿易體系,讓盧布和英鎊掛鉤呢?”

克拉倫斯·伊萬諾夫回答道:“如果是這樣的話,貸款沒有問題,不過糧食價格依然沒得談。

英國的糧食商人認為目前的國際糧食價格太高,近期會大幅度下跌,堅持只接受目前市價的七折。”

如果按照目前的市場價,俄羅斯計劃輸送入英國的農產品總價值高達3800萬英鎊,要是打個七折,那就只有2660萬英鎊,中間的差價高達1140萬英鎊。

亞歷山德羅維奇臉色鐵青著說道:“英國人這是在訛詐,這樣的條件我們絕對不能夠接受!

按照市價七折的價格,我們不但不能夠通過糧食出口獲利,反而會賠上一筆。

除非進一步壓低糧食收購價格,可是國內的糧食價格已經很低了,再往下壓民眾們種地就是在賠錢了。”

糧食是大綜商品,運輸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俄羅斯帝國的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昂,這些成本必須要考慮進去。

通常這部分成本最後都落到了生產糧食的農民頭上,現在要是按照市價七折出口,再落到農民頭上,他們就只能破產了。

農民階級可是沙皇最大擁護集團,這是統治的基石,要是把他們都逼破產了,沙皇政府的統治也就不穩了。

亞歷山大二世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國際糧食價格暴跌已經成為了定局,英國人的判斷沒有錯。

國際市場就那麽大,我們增加的糧食產量又那麽多,一旦放到了市場,國際糧食價格就會血崩。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俄羅斯多余的糧食能夠全部運出去,就算是別的糧食出口國都停止出口,歐洲都不會出現糧慌。”

這是大開荒的後遺症,盡管解決了國內的土地問題,但是糧食產能過剩也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更悲劇的是,剛剛得到土地的農民產糧積極性高漲,俄國的糧食產量還在不斷攀升中。

隨著糧食價格的下跌,俄國糧食釀酒業都開始蓬勃發展。但是這種高档酒,普通民眾根本就消費不起,市場非常的有限。想要依靠釀酒業消耗過剩的糧食產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亞歷山德羅維奇想了想說:“那就引導農民改種經濟作物,市場上缺什麽,我們就種植什麽。

要是不削減國內的糧食產量,國際糧食市場遲早會被撐爆。據我所知,維也納政府已經有意取消農業稅了。

他們的糧食生產成本本來就比我們低,還有完整的配套產業加工鏈,抗風險能力肯定比我們強。要是爆發了價格戰,國內恐怕每年都會出現上百萬的破產民眾。”

亞歷山大二世點了點頭,他沒有懷疑亞歷山德羅維奇誇大其詞。這本來就是事實,除了烏克蘭地區外,俄羅斯別的土地糧食生產成本都相對偏高。

即便是烏克蘭地區,因為開發利用不足,這裏的農業生產技術落後。明明是黑土地,結果糧食畝產量仍然比不上奧地利。

這是市場不足的後遺症,不管怎麽說歐洲大陸總人口都不足三億,各國本身生產出來的糧食就滿足了大半需求。

想要擴大糧食出口市場,唯一的辦法就是先用低價糧沖擊市場,擊垮各國的農業生產。

亞歷山大二世最初就是這麽計劃的,只要沖垮的各國的農業,那麽俄羅斯就掌握了歐洲大陸的命脈。

計劃是好計劃,唯一的問題是沙皇政府財力不足。競爭對手的實力又太雄厚,玩兒低價傾銷,在擊垮各國農業的同時,也有可能擊垮俄國農業。

實際上不光亞歷山大二世有這個計劃,弗朗茨也制定過類似的計劃,只不過最後還是放棄了。

沒有辦法,現在是殖民時代,哪個列強缺一塊產糧地?本土糧食產量不足,還不能殖民地想辦法麽?

做不到壟斷,玩兒低價傾銷那就是和錢包過不去。現在農業還是賺錢的,完全沒有必要搞得利潤全無。

亞歷山大二世心情有些低落,語重心長的說:“削減糧食產能,改種經濟作物是必須的,只不過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糧食種植相對簡單,農民們都種植習慣了。

想要改變這種傳統種植模式,我們必須要向奧地利學習。亞歷山德羅維奇,你也到過奧地利,應該清楚他們的農業有多發達。差距在什麽地方,你發現了麽?”

亞歷山德羅維奇陷入了沉思中,他沒有在奧地利停留太長時間,了解也只是局限在維也納,大多數時候還是通過報紙。

“應該有氣候、交通、農業技術,還有配套的加工產業。氣候上的差距,我們沒有辦法彌補,後面三點還可以慢慢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