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戰爭借口

隨著弗朗茨的一聲令下,巴伐利亞就熱鬧了起來。

費利克斯首相在慕尼黑演講還是有作用的,巴伐利亞的年輕一代大都被套路了,一個個都在思考德意志地區該如何統一。

這一想就出問題了。以他們的社會閱歷,根本就不能夠全面考慮問題,看問題非常容易走極端。

如果沒有人帶節奏也就算了,可惜早有準備的弗朗茨怎麽可能放棄這個機會呢?

一個個專家學者紛紛跳出來發表意見,抨擊巴伐利亞政府當權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正在破壞德意志地區的統一。

在大多數人看來,重建神羅不是最好的選擇,卻是最適合的選擇,當和平統一的路被堵死了,就只剩下武力統一了。

或許有人渴望在戰爭中建功立業,但這絕對不是內戰。

受費利克斯首相演講的影響,這些自詡精英階層的學生們忍受不住了,他們認為自己應該為國家統一做點兒什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政府亂來。

遊行示威,這種有意義的活動,就被他們當做發出自己聲音的最佳方式。

大家都是知識分子,就算是遊行也能找到法理依據,前任國王路德維希退位前發表了演講,就成為了大家的旗幟。

(受大革命影響路德維希退位,為了收攏民心,他公開表示:王室將致力於德意志地區的統一)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頭疼了,這顆政治炸彈引爆了。即便是歐洲沒有祖宗家法不可變的說法,但是老國王退位前的言論,同樣擁有政治效力。

現在大家要國王出來給個說法,既然王室致力於德意志地區的統一,那麽現在政府背道而馳的做法,又做何解釋呢?

受到質問的不光是國王,內閣大臣也遭到了國民的質問。大家的態度很明確,反對建立神羅可以,但是你總得拿出一個德意志統一的計劃方案吧?

不管可不可行,起碼要能夠在理論上說服大家,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可。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焦急地問道:“諸位現在怎麽辦,外面的國民正等著我們答復?”

他們不是沒有準備,可是之前的應急預案,都是用來對付有人鬧事的。現在的問題是,這些人沒有鬧事啊?

這次參加遊行示威的人群,質量可比平常要高的多,不在只是工人和學生,還有中產階級、資本家、社會學者、貴族參與。

覆蓋面之廣,涉及到了巴伐利亞王國的所有群體,就算是巴伐利亞政府懷疑這是有人組織的,他們手中沒有證據,也不敢輕舉妄動。

大革命才剛剛過去不久,大家都心有余悸,不敢亂來,生怕引起了社會動蕩。

首相奧古斯特回答道:“陛下,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拿出一套德意志統一方案來,盡可能的說服民眾。”

實際上現在整個德意志地區,各個邦國政府都在準備自己的統一方案,既然要反對重建神羅,必然就要有新的代替品。

不然就是費利克斯抨擊的那樣,“整天不幹實事,就知道為了反對而反對”。

“首相,有什麽想法?”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問道

奧古斯特回答道:“陛下,我們可以改變一下之前的計劃,把三國內閣計劃重新改頭換面就行了。

理由還是一樣:德意志地區的邦國太多了,要是大家一起參與進決策中,天天就剩下吵架了。

最佳選擇是由巴伐利亞代替諸多小邦國,在中央政府中和奧地利普魯士形成一個平衡,共同主宰這個帝國。

當然這個提議,肯定不可能獲得別的邦國支持,但是用來說服國民確是可行的,巴伐利亞可以獲得最大的好處。

只要奧地利人能夠接受組建三國內閣,我們就支持重建神聖羅馬帝國。”

猶豫了一下,馬克西米利安二世下定了決心,說:“好,就這麽辦。”

這麽做會得罪小邦國,可是兩權相害取其輕。得罪了這些小邦國,也無非是抗議幾句而已,要是不給國內民眾一個交代,就要影響統治基礎了。

自從獲得列強的支持後,巴伐利亞政府的膽子就大了很多。如果不是普奧太強了一點兒,他們都想要武力統一德意志眾多小邦國了。

況且,這次巴伐利亞政府還為大家出了頭,粉碎了奧地利的神羅計劃,就算是現在口號喊過分了一點兒,想必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

1853年3月4日,英法就點燃了克裏米亞戰爭,一出手就打亂了俄國人的部署。

英國人的戰略沒有錯,沙皇政府真的在疲於奔命了。新增一條戰線過後,巴爾幹半島上俄軍的後勤補給都落到了奧地利身上。

令聯軍驚喜的是,投入到克裏米亞戰爭中的俄軍,不但戰鬥力低下,就連武器裝備也爛的出奇,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叫花子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