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Z《支教老師9》 夏去冬來,寒假入深……(第2/4頁)

看他剛才的架勢,怕是又想自己掏錢包攬了。

年輕小夥子是掙錢,可他掙的錢給修了路,現在直播賣貨又是無償給山裏村民們幫忙,老趙校長再是不要臉,也不能夠繼續心安理得地讓他掏錢修宿舍啊。

樓嵐笑了笑,踩著水平測量儀的尖腳插/進泥巴地裏,一邊頭也不擡地說到:“我這不是戶口遷過來了嘛,剛好還沒個房子落戶,以後這裏就是我家裏。”

說完回頭,對老趙校長說:“您老不介意我把家安在這兒吧?”

老趙校長哪裏會介意,反而樂得跟什麽似的,“這有啥好介意的。”

想了想,又猶豫:“不過你真要把家安在這兒?”

這半山腰的,平坦地兒不算大,等於是鑲嵌在雀兒山山腰處的一個凹地。

周圍除了學校,就沒一戶人家。

真把家安在這裏,以後難不成還要獨門獨戶的過日子?

就連他這麽個五十好幾的老頭子,都覺得寂寞冷清得很。

樓嵐活了這麽些歲月了,早已不在意孤單寂寞,似他這般,若是不能享受孤獨,怕是早就該出大問題了。

既然樓嵐都說這房子等於是他的家,回頭先讓孩子們當宿舍用著,房產本上還是寫他的名字。

老趙校長也就不再阻攔了,甚至主動表示明天就去鎮上,幫忙先把地基證給批下來。

修房子這事兒他沒具體幹過,修路修隧道修大橋這些倒是幹過不少。

不過觸類旁通,簡單的測量之類的還是能幹的,忙了一個多小時,該測的數據都收集好了。

第二日山下的施工隊負責人給抽了幾個工人過來,當即就開始動工。

新學期開始,送走了五名四年級學生,又迎來了六位一年級小朋友。

——據說原本應該只有三位的,可有三個小朋友的父母得知老家小學裏來了個有本事的年輕老師,左右衡量之下,就把一直帶在身邊的孩子給送回來了。

沒辦法,在外面要給孩子報小學,實在是太難了。

一種是自己在外面買了房子的,一種就是異地借讀。

後面一種情況很麻煩,不僅要暫住證的年限足夠,還要各種租房合同工資證明等。

像他們這裏出去打工的,多是到工地上幹活,哪有什麽具體的工作單位呢?

許多人想方設法,都很難找到門路弄到單位證明。

雖說政府這兩年已經在大力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可到底還是難。對於沒門路又沒錢的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既然老家有位靠譜的新老師,那把孩子放在老家先讀著書也穩妥。

樓嵐倒是沒想到,自己居然還能給落虹村小學吸引來新生。

更沒想到的是,這樣的事在以後竟會越來越多。

八月新花椒上市,樓嵐正式開通了網店,取名便是“雀兒山山貨鋪”,營業額持續增長。

山裏的村民們眼看著往年落在地裏自生自滅的花椒居然有了銷路,也是激動萬分,花椒成熟那段時間,起早貪黑努力采摘,爭取在成熟期階段將花椒全部順利采摘完成。

同時,九月的山核桃也大批量成熟。

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大家忙碌的身影。

雖然很累人,可想到這些東西都能變買成錢,成為家裏的收入,大家忙得高興,遇見彼此也都是笑容燦爛,山裏人特有的大嗓門兒讓說笑聲響徹雀兒山的角角落落。

為了刺激銷量,樓嵐也是忙空的時候都會舉著自拍杆,去山民們采摘的地方搞直播,讓網友們看見自己要吃到嘴裏的山貨都是如何來的。

鑒於直播賣貨的事業越幹越紅火,樓嵐的宿舍徹底不夠用了,村民們自發幫忙,讓學校旁的新宿舍在兩個月內就順利竣工。

新房還不能住人,倒是挨著新房搭建的茅草屋能讓樓嵐暫時存放一下山貨,好歹不至於讓他住的那間宿舍連個落腳地兒都沒有。

冬日,雀兒山刮起了白毛風。

在外打工的人陸陸續續回來了。

村子裏漸漸多了人氣兒,忙碌了一年,冬日裏也沒甚活計,村民們三三兩兩串門兒閑聊。

燕兒村的劉家,這會兒幾個婦女正各自拿著背簍簸箕,一邊手腳利索地挑揀山貨,一邊嘴上叭叭地閑聊。

“劉三媳婦兒,你們家今年掙了多少錢?得有這個數吧?”說話的婦女用手比了個雞爪的樣子,意思是“五”。

劉三家在這個村裏,算是不錯的人家,因為他們家兩個年輕的都在外面打工,說是幫館子,一年能有了好幾萬的收入。

當然,這是沒除去一年一大家子各種花銷的數額。

劉三媳婦笑了笑,聰明地沒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抓著瓜子好奇地問來家裏串門的幾人:“你們這些都是要送去小學那邊賣的?一斤能賣個多少錢?”

說起這個,話最多的那個五十來歲婦女就止不住地咧嘴樂呵,手上動作速度不減地說:“嗨,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不是看數量,是根據質量來分的!像我家這個,樓老師說能分到上品,上品一斤五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