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資本的力量(第2/2頁)

再說了,給這些個廠裏做工,哪有什麽休息一說,天天都得忙活,說是跟朝廷一樣都是做工五個時辰,哪個工廠做到過,還不是找遍一切理由偷摸的加點工時。”

“這些話,你跟那些個年輕人說,他們聽的進去嗎?”

工部的官員不置可否的笑了一聲,打自己桌前取出一道本子攤開來。

“看看人家這宣傳手段,有頭有尾的。”

一桌子人接過轉圈觀看,可是都笑了起來。

原來這些個商人的宣傳可不是上來就去強調他們那微不足道的九十文工錢,而是剖析了一下眼下大明社會的經濟‘現況’。

吃穿住用行。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如果不是青學、大學的學歷,如果不是技工職業學校出身包專業分配,那麽從十四五歲開始進入社會,想要娶上媳婦過日子,得花多少錢?

可不是家家都有足夠的底子下聘禮。

兄弟兩人娶一個媳婦的在古代可不是什麽稀罕的事。

這惦記嫂子都算是一個傳承千年的典故了。

加上大明沒有明令限定納妾,所以這也導致官員、有錢的商人往往擁有很多的媳婦。

姑娘的數量她終究是有數的。

頭部分完了,基層哪還有的分。

“你覺得人姑娘是願意做大財主的十八房小妾,還是做你明媒正娶的發妻?”

“寧願坐馬車裏哭,她也不願意坐你自行車後座上笑啊。”

一句句剖析現實的宣傳語躍然紙上,可謂是直戳每一個年輕人的心。

這就是,販賣焦慮。

資本的慣用手段了。

先把這些個焦慮的情緒抖楞出去,讓年輕一輩急的兩眼上火,然後才是他們誘導的機會。

“要工票有什麽用,換肉奶果蔬?這肉奶果蔬是咱們現在該去惦記吃的嗎?”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啊。”

“明天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的努力。”

“商人才是你們真正應該感恩的人,因為他們付出的是能夠解決你們所有問題需要到的東西。”

這些個宣傳標語才是許不忌專門召開這堂會議的主要原因。

因為資本已經開始影響輿論和思想形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