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一帶一路(下)(第2/2頁)

這只是立項前的預算,實際動工起來,誰敢保證全部順利。

萬一不是刮風就是下雨,這工期不變的情況下就需要加撥人手和增大物資量的供應。

虧空和超出只會更大。

一旦動工就不能停,這就成了無底洞。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內閣會想辦法的。”

思來想後,許不忌還是決定接下來這個麻煩,而不是否掉顧清宇。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你們交通運輸部的職責就是把路修好,把內閣交付的任務完成,其他的困難我們來想。”

指望顧清宇解決幾千億的窟窿賬顯然是不現實的。

交通部能有什麽辦法來解決?

靠著偷工減料嗎?

那更不可取了。

待顧清宇走後,許不忌才皺著眉頭看向朱高熾:“朱閣老這邊有沒有什麽辦法?”

朱高熾苦笑拱手:“很難,畢竟工費和糧秣調度和原料輸送這邊口子卡的都很嚴,該花的錢沒法省。

除非不招募工人,全部征用勞工,但這對於明聯幾個盟國的壓迫力度就太狠了,光德裏一條線就征用四百萬人,加上北京——撒馬爾罕、北京——西伯利亞,幾個盟國很難提供如此多的青壯力。

而且我們還要解決一部分國內的用工壓力和內需問題,所以招工是必行之事,如果一百萬打不住界,就可能要到一百五十萬,工錢上不能短了。”

這個時候,朱高熾真可謂是無比懷念古時候的徭役制度。

這樣可就有免費的勞動力了。

工人的保障法案才剛剛出爐,這個時候要剝削工人的工錢那不是自扇耳光。

朝廷不能幹出這種事,更沒人敢往朱允炆的臉上抹黑。

“實在不行,就用置換的方式抵工錢!”

這時候,許不忌開口說了這麽一句:“將工錢以票據的形式給付給工人,這些票可以換物資。”

“換物資?”

朱高熾一時間有些沒明白許不忌的意思。

後者頷首,解釋道:“戶部可以在招工的幾個省建直營供銷商鋪,出售米面糧油,鹽醋茶葉、成衣絹布、瓜果蔬菜和肉奶等生活一應物資,但這些物資不賣錢。工人做工拿票,憑這些票在這些朝廷的供銷商鋪直接折兌。”

這番解釋讓朱高熾登時睜大了眼睛。還能有這種操作?

但心裏細細一咂摸,這眼又亮了起來。

這事端的可行啊。

眼下國庫是缺錢,但這些生活物資的儲存量絕對是夠得。

就算偶有短缺又如何,明聯那麽多盟國,絕對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啊。

工人完全可以換一些南華國的果蔬到市面上販賣變現。

對大明來說,盟國的所有一切物資都有的是辦法搜刮走。

再不行,也可以說是‘借’的嘛。

將來等有錢了慢慢還,老大哥欠小弟點錢,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畢竟老大哥的軍隊一直沒日沒夜的保護大家,手頭緊了支援一下難道不應該嗎?

只要能夠解決國內的虧空問題,偶爾耍耍無賴算什麽。

“可行。”

“那就這麽定了。”

想到就要做到,許不忌大手一揮:“給顧清宇回信吧,批了,讓他們盡快立項,順便通知戶部,盡快在鐵路涉及的幾個省籌建供銷商鋪,並且印發價值不低於三千億的糧票、肉票、油票等一應生活物資兌券。

通知各個官倉府庫,清查庫存,有哪些不夠量、供給有難度的,盡快匯總提交內閣,著外交部照會印度、日本、南緬、暹羅、南華等國,全力籌措,保障供銷體系,不能讓百姓吃虧。”

一名通政司擬稿的公員心裏直呼好家夥。

用盟國的免費勞動力,還要‘借’用盟國的生活物資。

許不忌是真沒拿他們當外人啊。

嗯,明聯一體化,都是自家兄弟。

分什麽你的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