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四五計劃(下)(第2/2頁)

而他們的生產力提高了,等將來我大明國內的需求增大時,他們可以提供的資源就會更加多,效率也會加快,是基於對外來的長遠考慮,《草案》才決定,相應降低海外貿易的比重,減少對貿易掠奪經濟的依賴性,改把重心放在繁榮國內。”

沒有一項政策是可以持續一百年都是良政,政策本身要隨著社會的變革而不停進行貼合式調整,這樣的政策才是正確的。

畢竟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二十年前的大明開海禁,定下的是拼命掠奪,那不能說當時定下來就非要一百年不變。

事實證明,所有的政策在制定的時候都是好的,但若是作為祖制承襲下去,那對於未來的國家來說就是廢政。

要警醒一點,因為大明純純就是讓一大堆祖制害亡國的。

葛安摸摸鼻子,這種事上他也就發表一下自己所在立場的看法,至於內閣采不采納,那是內閣基於全盤以及對未來整體發展的考慮,所在的立場和層面自然要比他更高,那就沒法爭論下去了。

畢竟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則,就是服從大局,是小領域服務大發展。

降低海外貿易帶來的弊處,其實無非就是縮減一大塊財富紅利,可能會影響中央銀行的儲備量,減少整體的放貸業務及對其他產業的資金扶持,那跟他葛安有什麽關系?

人葛安還真是個不貪不腐的好官,加上洋鬼子出身,中國傳統的人情世故他也不懂不會,錢少了,將來放貸的金額總量下降,用到哪不用到哪就按照政策要求走唄。

至於會不會有一大部分因此而拿不到國家的錢來為自己賺財富,那活該了。

反正求情找到葛安這,葛安也是斷不會同意的。

躬身,葛安表態同意後下台。

大會仍在進行,但每一個上台的基本都是一些小的細節上問題,明確一下具體落實時的細則,大的總體方向沒有做任何糾正。

“既然諸公同僚都沒有太大的問題,那麽《草案》整體方案就這麽定下來,咱們現在研討最後一點,那便是如何提高工人和農民的收入,因為眼下中央糧庫最新的指導價行文,糧價還在下滑,列會的有很多都是搞經濟的能臣,一起商議吧。”

在大會的最後,許不忌提出了這個問題。

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