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躁動(三)(第2/2頁)

是因為時代的進步,所以朱允炆要開始著手凈化軍隊的思想。

馬大軍班師的時候,朱允炆已經釋放了這個信號。

他沒有出城幾十裏的去接,沒有大排宴席的去款待,更沒有明發詔書的去誇耀。

只是一個任命的敕封,讓一部分人知道,馬大軍做了新任的總參謀長罷了。

逐漸降低軍人在這個國家的影響力,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好事絕不是壞事。

朱允炆只是在減少未來可能出現的軍人幹涉政治的風險,絕不是說去打壓軍人的地位,搞重文抑武。

普通官兵的餉銀、補貼、夥食、戰功封賞一年比一年高,當兵固然苦,也比做工種地掙得多,一樣是在厚待。

“武官搞政治哪裏是陛下的對手?他們總覺得自己有多麽的了不起,殊不知,當他們聚在一起商量要用他們所自以為是的手段來捍衛他們理所應當的權力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眾叛親離。

不是陛下自絕於軍方,而是他們自絕於全國軍人了!因為他們恬不知恥的將所有軍人浴血奮戰的功勞攏於自身,豪言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天道對他們的恩賞,這就同許不忌斥為父那句水至清則無魚一樣,同為悖論。

你且看著吧,這件事會鬧很多年,但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陛下借此機會將全國的軍心軍權高度統一,陛下為人,為父陪駕多年早有領教,一群愚昧無知之人,還妄圖螳臂當車,卻不知都是棋盤之子,每一步都在陛下預計之內。”

看似具有極強大威懾力的軍權,想要破除有多容易?

只需要一道詔命,曉諭全軍,告訴那些軍人、軍官、將領,他們的年俸會漲就足夠了。

徐輝祖這些不會背叛他們的階級,那普通的軍人又會背叛自己的階級嗎?

人心叵測也最簡單。

利己主義!

誰能讓他們吃飽,還能給他們榮譽,更能給他們晉升的空間,那他們就一定擁戴誰並為之而赴死。

而這三點,普天之下,除了朱允炆還有誰能給?

而遺憾的是,這麽簡單易懂的道理,楊士奇能一眼看透,身處於漩渦中的徐輝祖等人卻看不透。

他們還在等著各省的支持呼應,等著各大軍區指揮一級以上武將的附和。

等著當天下四海雲動的時候,他們在進一步,徹底鬥倒許不忌。

保全自己手中那來之不易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