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北京(一)(第2/2頁)

加上天樞、天璇兩條街的北部由三條東西短道連接,自北往南分別是河北路、山東路、河南路。

開陽和瑤光兩條街的北部一樣由三條東西短道連接,自北往南分別是甘肅路、四川路、雲南路。

如此一來,整座北京城除卻皇宮、太廟、社稷壇、承天門廣場之外,被分成了六十個區域。

按照天幹地支一甲子命名,眼下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等十二個區便居住了足足超過六十萬人,余下的四十八區,僅僅住了十萬不到。”

朱文奎驚疑的啊了一聲,擡手指著眼前的天權街。

“你的意思是說,就本宮眼前看到的這天權街劃出的十幾個街區,就是整個北京城超過九成的百姓了?”

陳昭苦笑一聲:“是的,當初建城的時候,我們預估的北京城最高容納百姓的數量是一百二十到一百八十萬,結果發現這種高樓實在是能填人。

如果全北京都按照這種高樓建築居民房的話,那麽整個北京六十個區恐怕能住下最少八百萬人。”

朱文奎倒抽了一口冷氣。

一座城市,八百萬的居民?

這是個什麽概念!

“先秦時期,雄吞六國的老秦才五百萬不到的丁口,豈不是說,整座北京,納一國百姓於一城,都輕而易舉?”

“這還真不難。”

陳昭應了一聲:“便是眼下這城中的十二區,還沒有實現完全滿員居住呢,因為有很多大富豪往往是十套、八套房子的在購買,加上一些原本十二區的原居民拆遷戶,往往一拆便是七八套房子,都摁在手裏沒動呢。

那些外省遷到北京來的窮人,只能在城東或城西偏遠點的角落蓋小平房居住。

鮮有花錢在這裏買房子住的,所以,這十二個區的六十萬人,實際上也只是七成左右的容率,還有三成的空房子,基本都集中在一大群富商或者房產商會的手裏。”

這天底下能做生意的沒有傻子。

大明要遷都,屆時北京城什麽漲的最快?

首屈一指就是房價啊!

“以前一尺才六十,如今城中十二區的房價一尺已經飆漲到了一百五,而且還在升值,一套一千兩百尺的房子,最便宜的都要小二十萬了。”

朱文奎在心裏計算了一下。

如果銀子和銅票的匯兌沒有取消,那豈不是說,一套房子,二百兩銀子?

一個工人,一天的收入才五六十,幹一個月,不吃不喝省下來一千五,一年一萬八。

便是夫妻二人一起努力,去掉吃喝花銷。

豈不是說也要小十年才能買得起北京一套房子?

得出這個結論的朱文奎頓時倒抽一口涼氣。

“難怪本宮一觀之下,眼前過往的百姓無不衣著鮮麗,感情,都是富民啊。”

感慨完之後,朱文奎便又蹙緊了眉頭。

得想想辦法把房價壓下去,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湧入北京來啊。

不得不說,陳昭一句滿城可容民八百萬,著實讓朱文奎激動到了。

別說八百萬了,就算有朝一日能達到三百萬,他這個北京知府當的,多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