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把皇宮做景點(第2/3頁)

當下朱允炆便起身準備離開,被朱高熾一口喊住。

“陛下,臣這有個問題。”

頓足,朱允炆詫異的回頭:“什麽事?”

朱高熾糾結了一陣後開口:“那就是遷都之後,這南京皇宮怎麽辦?”

聽到是這件事,朱允炆才恍然。

南京的皇宮占地極廣,自己北上之後,這一大片勢必空置,不可能在住人,也沒人敢往這裏面住。

“內閣什麽意見。”

朱允炆看向朱高熾。

“具臣在禦前司處的了解,僅僅維護、修繕和打掃的費用都是一筆天文數字。這還不加上雷雨天氣,必然會出現的殿宇樓閣破損和失火後重建的花銷。”

經濟支出這一塊朱允炆一向還真沒怎麽分心了解過,聽許不忌說這一點便坐回位置問到一旁的雙喜。

“雙喜,就眼下,這皇宮一年的花銷,大概多少錢。”

“兩千七百萬左右吧。”

雙喜說的淡然,卻讓朱允炆跳了一下眉。

“那麽貴?”

雖然說兩千七百萬對於眼下的朱允炆來說,純純的九牛一毛,但如果換算一下,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培養一個孩子從小直到大學畢業,都花不了十萬。

一年修繕一個皇宮的費用,可以培養三百個孩子了。

“這還只是基礎的花費,前兩年雷擊,省躬殿毀了一多半,光復原重建就花了快四千萬,畢竟很多的木料都要從雲南、暹羅來運送,要幾百個工匠來雕琢一些細節上的刻飾,加上鍍金、京磚、瓷器、燒瓦什麽的,開銷自然就大了。”

林林總總的數目雙喜報了個全,也讓朱允炆不自然的皺緊了眉頭。

在自然災害面前,他可不管你這是尋常百姓家還是皇宮王府,趕著倒黴,這雷是照劈不誤。

“內閣這邊的意見呢,既然陛下您去了北京,這一片封存起來,也就沒有必要年年修繕維護了,便改成三年或者五年一清理吧。”

曾文濟硬著頭皮、大著膽子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雖然說這錢對國朝來說實不算什麽,但鋪張浪費總也是沒必要的。”

“三年一養不也是無端的開銷嗎。”

朱允炆沉吟了片刻後,開口說了這麽一個提議:“不若,就將這皇宮開放做景點吧,用遊客的觀光錢做養護的費用。”

“萬萬不可!”

身旁的雙喜直嚇了一大跳。

皇宮對民間開放做景點,讓那些個山貓野猴子、泥腿老百姓都能隨意進出奉天殿,那成什麽樣子了?

便是連許不忌此刻都表態不支持。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將皇宮對外開放,非是臣瞧不起百姓,而是百姓畢竟難免有粗鄙之處,奉天殿、乾清宮皆神聖之居所,是否有些不當。

依臣講,一年修繕數千萬固然靡費頗巨,但到底對國朝來說,還算不得什麽。”

“怎麽能說算不得什麽。”

朱允炆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筆賬:“一名邊疆的軍人,一年的餉才兩萬,津貼是一萬,打仗的話又能給兩萬,總共下來才多少錢,五萬。

兩千七百萬,可以養五百多個軍人,為了這麽一處基本空置的建築,浪費五百多名為我大明浴血奮戰的卒武健兒一年的餉,朕覺得這說不過去。

開放觀景,完全可以在諸如前三殿、後三宮的金椅寶座放兩名衛兵看管便也就可以了,乾清宮暖閣朕睡的床榻,北遷的時候,朕讓禦前司也一並給運到北京去,都省的做新的了。”

該花錢的地方,便是幾十億、幾百億朱允炆都不心疼,不該花的錢,你就是花一丁點,朱允炆都能心疼半天。

尤其是拿國家的錢如此浪費,朱允炆連想一下都老大不願意。

見幾人還打算在勸,朱允炆已經擡手起身。

“這事不議,就這麽定了,回吧。”

“是,臣等告退。”

幾人沒轍,躬身告辭。

出了宮之後,鄺奕和便搖頭感嘆了一句。

“陛下如此勤儉,真可謂讓我等為人臣子的愧煞難當。”

遍覽青史也沒見過這麽會過的皇帝啊,為了把修繕皇宮的錢省下來,幹脆對外開放做景點。

不僅修繕皇宮的錢回來了,幾位閣臣心裏都清楚。

還能反向掙一大筆!

這可是老百姓心中最向往,但又充滿神秘的神聖所在,慢說百姓了,就是在京的京官,品軼不夠的又有幾個進入過皇宮?

這參觀費絕不可能低了。

節流的同時順便開源。

“雖然開放皇宮做景點的事已經聖裁,但還是要曉諭將來的南京,必須保護好幾個極重要的。”

許不忌一路走出承天門的時候回首仰脖看了一眼。

“尤其是這承天門頭和各宮閣殿宇間的君父畫像,絕不能讓人給汙了,哪怕事後把歹徒明正典刑,那造成的惡劣影響都是極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