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第一代蒸汽機(第2/2頁)

這就說明,只要我們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悶頭研發出更優良、動力更足的蒸汽機,不僅可以載人裝貨,甚至可以比用比馬匹更快的速度達到想去的地方。”

“朕知道了。”

朱允炆轉身離開的時候,整個身子都在顫抖,甚至快要落下淚來。

他太激動了。

二十多年,大明只用了二十多年,聰明勤勞的中國人民只用了如此短的時間,真就從零到有的研發出了第一台蒸汽機。

歐洲從紐科門蒸汽機到瓦特再到喬治·史蒂芬孫,可是足足用了一百年。

誠然,歐洲人是民間幾個小小技術工程師悶頭搞自主研發,而大明卻是整個國家的投入。

但在紐科門蒸汽機之前,歐洲人已經為第一代蒸汽機打好了幾百年堅實的理論基礎,大明卻是連最重要的基礎理論都沒有。

這世上,沒有任何的困難可以難倒聰明、勤勞的中國兒女,可以難倒偉大的華夏民族。

“我們華夏民族創造的奇跡太多了,承受的苦難也太多了,但我們從來沒有被徹底擊垮過,這就是我們民族最偉大的地方,朕相信,經歷過崖山蹈海、神州陸沉涅槃重生後的華夏民族,一定會重新騰飛而起,傲然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永遠的昌盛下去,這一點朕堅信不已。”

當天晚上在乾清宮內,朱允炆鄭重將這句話寫在了一道奏疏上。

“給科學院送過去,就說朕代華夏七千五百萬兒女,感謝他們為民族、為國家做的一切!等到將來蒸汽機投入使用的時候,朕一定會在華蓋殿,親自為他們的功勛進行表彰,朕會將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都親手寫下來,寫到黃紙之上,祭表太廟和天地社稷。”

這些醉心於科技研發,低調的默默無聞的科學家,才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功臣和最璀璨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