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南華王梁道義(第2/2頁)

“當年南渡之人不僅是咱們漢人,也有廣東福建的客族,以漢為名過於狹隘了,都是炎黃後裔,華夏兒女,就叫南華吧。”

朱允炆並不喜歡南漢這個名字,更不可能喜歡翰林院給提供的主意。

翰林院給提供的名字更難聽,竟然叫南明?

大明什麽時候亡的國?

“名字左右一個意義,重要的還是國體、制度和發展。”

朱允炆向梁道義傳授著治國之道:“你和你大哥都算是武將,這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啊。

南洋經過這一百多年的發展,咱們炎黃後裔也有大幾十萬了,要發展要民生,不能整日靠海吃海,想著打漁度日就這麽過活。”

“君父教誨的極是。”

梁道義很是謙遜的連連點頭,跟他昨日進城時看到的南京相比,南洋不比茅廁好多少,他當然不會自大的認為他會比朱允炆更懂治國。

“國體方面,臣鬥膽僭越,欲領南華王。”

稱帝開朝這事梁道義是打死不敢想,包括內閣給朱允炆的意見也是如此。

既然梁道義要加入明聯,他就只能自降一級做國王,不能當皇帝。

他沒有資格跟朱允炆並肩,南洋也沒有資格跟中原本土同級。

“嗯,可以。”

朱允炆頷首,允了下來。

“南華的發展可以參照大明,朕給你批個條子,你去內閣和各部多走動學習一下,可以仿建相應的司理衙門,如果充官的人手一時不足,朕給你調一批過去,要盡快建一所南華大學出來,可以幫你培養些人才。

至於口糧的問題你不用操心,南洋幾個港口泉州海商一直都是免費用的,從今天開始你向征使用費,錢你讓他們用糧食折抵。

口糧充足,加上你們的人口也不多,教育跟得上發展就會快的多,朕想過個十幾年,南洋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如此一番諄諄教導自然又讓梁道義感動不已,咽聲致謝。

“行了,朕今天不多留你,你在南京城也玩幾天,到時候朕讓內閣好好跟你交流一下建國的後續之事。”

朱允炆起身,也引得梁道義慌忙站起。

“你先去吧,朕這邊事情還有很多需要處理的。”

“臣告退。”

等梁道義離開之後,朱允炆才舒心一笑,對雙喜說道。

“事實證明,咱們炎黃子孫走到哪裏都是龍,在一無所有的基礎下,梁道明、梁道義兄弟倆幾十年能打下這片事業確實不得了啊。”

“都是仰賴皇爺的恩德罷了。”

雙喜捧了一句:“蒼生萬物沐皇恩得茁生,沒有皇爺您,哪有今日之南洋。”

“你啊。”

朱允炆手指點了兩下,失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