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國慶之日(上)(第2/2頁)

而這個時候,朱文奎的臉色稍微怔了一下。

他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弟弟朱文圻。

“這些少年都是南京城內的學生代表,早在這場團拜會之前,他們就已經先一步到了老兵們的住地,原定攙扶老兵們入場的任務是京營士兵,不過被這群學生代表接替了。”

這還是等到團拜會結束之後,朱文奎才從楊榮的嘴裏得知的這條消息。

不過在當時,朱文奎還是為能夠見到朱文圻而感到高興。

自己這個弟弟,確實是聰明的很啊。

團拜會的流程並不復雜,當所有老兵悉數進場落座之後,楊士奇便離開自己的位置,走向正對著一眾老兵的禮台之上。

禮台的背墻上,高懸著朱允炆的巨幅畫像,楊士奇先躬身行了一禮,而後轉身,面向所有人,拿出一份通政司給擬好的講稿,朗讀起來。

“今日是我大明國慶之日,四十六年前的今天,同樣是在南京,太祖高皇帝陛下向天下諭、向諸國諭,自祥興二年宋帝趙昺逢厄,北元逞兇為孽,神州陸沉的八十九年後,不甘屈服、堅決不做亡國奴的漢家兒女,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驅趕走了暴元蠻夷,重開神州日月天。

自洪武元年至洪武二十一年,我大明上下君臣將校、卒武兵民萬眾一心,歷經十次征伐,終於收復自唐末便淪陷於異族之手長達近五百年的燕雲之地、遼東之地、雲南之地,實現全國之實質統一。

開國定鼎、重整山河,我們不會忘記在太祖高皇帝的指揮下立下汗馬功勞的每一個人,不會忘記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的北伐之功,不會忘記寧陵王馮勝、麗江王傅友德收復遼東之功。

亦絕不會忘記,在北伐之戰、金山之戰、大理之戰中英勇作戰的每一名我大明虎賁之士,這些功績,朝廷不會忘記、百姓不會忘記,後代子孫和歷史也將永恒銘記!”

在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篇錦繡文章後,楊士奇便宣布,由禦前司精挑細選選出來的大漢將軍,挺胸擡頭,神情端肅的向每名老兵頒發了一份榮譽證書。

授勛是皇帝的特權,皇帝不在沒法授開國榮譽勛章,內閣另辟蹊徑,就把勛章換成一個寫滿歌功頌德的證書。

先肯定榮譽,然後由內閣慰問,獎賞一百兩的銀錢。

光給一些虛的沒用,得讓這些為國立有大功的老兵們,晚年過上一番好日子才是正經事。

這些四十六年前參與開國的老兵,年長的不過才七八十歲,年幼的甚至不過六十,他們的有生還很長,保護好他們,是大明上下每一個人的責任。

“沒有老兵,沒有大明!”

在陣陣禮樂聲中,楊士奇和所有人又向老兵們致以了新年問候,並祝福每一個老兵新年快樂,往後每一天、每一年都能永葆康泰、祥和順心。

至此,莊嚴肅穆又不失佳節喜慶的團拜會到此結束,由朱文圻等南京學生代表們攙扶這些老兵開始離開會場,轉向已經備好豐盛美食的宴會廳。

在離開之前,朱文圻回首,人群之中與朱文奎的眼神交錯到了一起。

兄弟二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