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新時代的黎明之光(下)(第2/2頁)

褚知節不喜歡沒事給朱允炆這位皇帝送上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更不喜歡邀功領賞,可別的省份一看廣東這架勢,這小心思就算盤開了。

年初王謙榮退,朱高熾接了大學士的班;各部尚書也多有榮退者,一下空出了四個部的缺,雖然多由各部副手左侍郎接了班,只剩下一個國資部,那也好歹是個一部尚書。

努努力,未必不能選拔進中央,畢竟,山西左布政使丁景福現在不就跑到吏部當左侍郎了。

當大家心往一處使的時候,很多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保定府是定窯的大本營,尤其是經歷宋元明三代的改朝換代後走向末落,規模產業急劇縮小,但還在勉力支撐,尤其是當北平布政使司開始傾力支持後,一度行將沒落的定窯迎來了新春。

“靠著搞瓷器,咱們的競爭力已經比不上江南了,所以咱們要另辟蹊徑。”

作為定窯的大師傅,首席匠戶,吳老三為了定窯的發展可謂是嘔心瀝血。

“去年,小五搞了種新瓷,就是那個添加牛羊骨灰燒出來的骨瓷,雖然也算是振了振咱們定窯的聲勢,重新打響了旗號。

但骨瓷這種,到底是小家小戶的買,皇親貴胄、王公將相看不上,尤其是前些年,江西景德鎮搞出了什麽所謂的青花瓷,跟其一比較,咱們的骨瓷太沒水平了。

所以,咱們得燒出新玩意來。”

“大師傅,您就直說吧,咱們下步搞什麽。”

一個年輕人站了起來,他就是方才吳老三點名制造出骨瓷的小五,看其歲數,也不過二十上下。

“咱們做這個。”

吳老三打懷裏取出一個薄片,色澤有些渾濁。

“這東西,也太難看了吧。”

小五接了過去放手裏打量,有些不甚滿意:“而且成色太差了,用來做瓷器,豈不是貽笑大方。”

這東西還不如骨瓷呢。

“誰告訴你是用來造瓷器的。”

吳老三呵呵一笑,將這塊小薄片拿起對準小五的眼。

“能看到你自己嗎?”

小五這次收聲,因為在渾濁的薄片中,依稀有張人臉。

“這是,鏡子?”

小五拿不定主意了:“如果是鏡子的話,這個成像效果還並不算太好,背面覆蓋的錫,也影響了反射,失真太嚴重。”

“所以咱們才要努力啊。”

吳老三感嘆了一聲:“這也是老夫偶然之間整出來的,我想只要功夫到了家,咱們可以制造出一面完美且無任何失真的鏡子。”

窯廠不產窯,改行生產鏡子了?

大家都面面相覷,不過吳老三是大師傅,那麽多年來負責定窯的生產工作,大家多是他的徒子徒孫,自然沒有敢反對的。

“既然沒人反對,那就這麽定了。”

吳老三拍拍掌:“咱們這一代定窯人,不能讓定窯毀在咱們手裏,我現在宣布,小五帶的生產組繼續骨瓷的生產,這可是咱們將來研發新物件的資金來源。

其他的生產組,停止瓷器的生產,跟著我全力以赴,盡快燒出完美無暇的鏡子來。”

“好!”

大家鼓噪響應,現場很是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