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湖畔學堂的課業(第2/4頁)

誰讓建文十年是一五計劃的收官年,抓緊落實了五軍府的工作,內閣才好統計各項成績,然後做一份能讓朱允炆滿意的政治答卷,也讓天下的老百姓看看,這屆內閣的成績如何。

文武大臣們都很忙,反倒讓朱允炆這個做皇帝的閑了下來,後者便幹脆跑到湖畔學堂,找這麽一群大明的精尖小天才講起了故事。

而在跟這麽一群孩子交流的時候,朱允炆才能依稀找到自己身上當年的影子。

那個生活在現代化城市中的蕓蕓眾生。

“咱們這節是開放課,聊聊天,沒有規矩,不搞本本框框的那一套。”

朱允炆坐在十幾個孩子之間,也沒有拿書、拿本,兩個手隨意的放在大腿上,左手坐著朱文奎,右手邊坐著於謙。

“你們有沒有想聊的,朕來聽,或者想聽朕聊什麽。”

每個月朱允炆都會來一次湖畔學堂講學,不過之前講的都是書本大套,講一些晦澀高深的觀點,而今天則是閑了下來,再去講知識點,朱允炆到覺得沒什麽意思了。

十幾個孩子七嘴八舌起來,有想聽奇聞趣事的,也有想聽前段時間如火如荼的那個所謂銀行,而於謙和朱文奎則各提出了一個人名。

前者想聽聽楚霸王項羽的故事,後者則提了宋欽宗趙桓的名字。

連朱允炆自己都怔住了。

“怎麽想起來提這兩人。”

一個蓋世的霸王,一個有汙點的君主。

還真不是多好聊的話題。

但話是自己這個皇帝說出去的,不認賬肯定是不行。

“那朕就聊聊宋欽宗趙桓吧。”

皇帝當然要聊皇帝的事,這是對等的身份,項羽再如何豪氣幹雲,終究化為一聲絕唱,故此褒貶不一,反而不好細說。

“你們都是不得了的神童,平日裏這二十一史不敢說爛熟於胸,但也足稱得上如數家珍,所以這宋欽宗的身份家庭情況,朕就不做介紹了,聊聊一些好玩的趣事吧。”

朱允炆當然不敢介紹史書上記載的那些內容,雖然他這個皇帝這麽多年也沒少看書,勉強說得上一句學富一車,但比起自己身旁這些個神童還有些力有不逮,聊史實萬一哪裏記岔批可就丟了臉。

“聊趙桓之前,先聊聊他的職業身份,皇帝。

別用那副吃驚的樣子看著朕,皇帝就是一職業,跟內閣首輔、地方縣父母、當兵、種地都一樣。

或許高低貴賤有差距,終究不過是一個身份罷了,沒什麽好忌諱不能談的。”

朱允炆的話有些離經叛道,或者說有些過於客觀的站在局外人的身份來聊這個話題,難免讓一屋子的小孩都大吃一驚。

“一個農民不想種地了,拿著家裏的錢去做買賣,身份是不是就變成了商賈,亦或者他通過讀書參加省考,而後轉變成一名胥吏、公員,這也是身份的轉變。

朕身邊這小子你們都熟,朕的兒子,你們口中的所謂大皇子。

等這小子大了,找到朕說想去當兵,那他的身份就是我大明的軍人。

啥時候朕要是不在了,他繼承了這個國家,那他的身份就是皇帝。

所以皇帝只是一份職業,不對任職的人做任何限制,只對任職後要做的事情有限制和要求罷了。

這歷朝歷代的皇帝朕雖然沒有細數過,但想來三四百位也是有的,這些個皇帝在當皇帝之前、當皇帝之後,什麽身份都有。

有當皇帝前做和尚的,也有當皇帝後做和尚的。

有將軍、有宰相。

文武兩派也都輪流當過皇帝。

但是皇帝不好當啊,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危險。”

說到這裏,這一大群孩子都笑了起來。

青史記載的很清楚,清楚到每一個皇帝的生老病死都有。

這是沒法欺騙和虛報的東西。

“這些個皇帝啊,死於非命的居多,而且歲數一般都不大,能活到四五十歲壽終正寢的,那算是享福了,更多的還是稀裏糊塗,亦或者病痛纏身而死。

當然,還有不少是風流鬼,死在牡丹花下,算是最舒暢的一種死法。

而死法最多的一種,則是被毒死的。”

朱允炆笑道:“青史明明白白的告訴了我們,皇帝一樣是個肉體凡胎,一杯鴆酒下肚,也要魂飛冥冥,血染金台。

永遠不要去相信所謂的天人合一,哪有什麽天人合一,皇帝就是一人,吃再多的靈丹妙藥也成不了天,倒是那玩意吃多了能升天是真的。”

一群孩子笑出了聲。

這也讓他們源於對朱允炆皇帝身份的恐懼感、生疏感消融了許多。

“既然當皇帝這麽危險,還為什麽都想當皇帝呢。”

“源於對權力的渴望。”

回答問題的是朱文奎,也只有朱文奎有這個資格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