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外戚唯一的出頭機會(第2/2頁)

雖然朱允炆一直在溫言細語的講話,也示意自己起身免禮,但顧語還是不敢動彈,遍體生寒。

他就知道,在皇帝的面前,他所有的小心思和計劃都是藏無可藏。

泉州海運司耿江的案子,在外人的眼裏來看,都是朱允炆這個皇帝或者是宗勛拿來借勢對文官集團的一次發難,而顧語只是其中一枚沖鋒的小卒子,但作為這次一手促成該案的顧語自己知道他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顧語知道朱允炆一直憂心於朝局中江西黨勢大的現狀,一直想要找個機會來拆分江西黨,平衡大明朝廷中的地域勢力,所以他在朱允炆沒有授意的前提下便主動做了這件事,來以此獲取朱允炆的青睞,讓皇帝知道他顧語多麽聰明和有眼色,這是其一。

這件事一旦鬧起來,絕不會輕易收場,宗勛集團和新儒黨不可能放過這麽一個天大的政治機會,雙方都想借勢來重擊舊儒官僚集團,從而在之後的人事任命上攫取空白下來的政治紅利,那麽等將來占到便宜之後,宗勛和新儒都會承他顧語的情,這是其二。

而且這一點上,宗勛和新儒已經開始對他顧語進行了回報,找皇帝說他好話就是實錘的例子。

對於自己的姐夫,大明的建文皇帝,顧語是有所了解的,這是一個迥異於歷朝歷代君王的,有些離經叛道的皇帝。

將來大明這天下,早晚都是新儒占據主導地位,誰讓新儒的綱領更貼合朱允炆這個皇帝的主體思想呢。

雖然誰也不認為朱允炆這個皇帝能活成一個人瑞,但既不縱欲也沒有受過戰創的建文皇帝,總還是有那麽幾十年的江山可坐。

只要皇帝在一天,這天下總會按照他朱允炆的思想進行一番天翻地覆的巨大改造。

到那個時候,作為跟新儒相近的顧語,自然會成為盟友關系。

內廷有宗勛的支持,外廷有新儒的支持。

太子的位置,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朱文圻呢?

顧語這個舅舅,就是在為他的外甥打江山!

他知道,作為一個外戚,眼下所有的權勢地位都是沒有根基的浮萍弱草,顧語不願意將顧家一大家子的未來全都寄托在他姐姐:一個女人的身上。

他已經得罪了文官集團,萬一,萬一他的姐姐有一天香消玉殞或者被打進冷宮,顧家頃刻間就會被洶湧的波濤吞噬。

外戚想要出頭,唯一的路就是扶持自家的孩子當太子!

立了儲,一世富貴才能變成與國同休。

他以為他很聰明,但沒想到,朱允炆全都看在眼裏。

“家裏的事就是家事,家事怎麽還能說誰有罪呢。”

朱允炆看著匍匐發抖的顧語,意味深長地說道:“但如果分不清什麽是家事,什麽是公事,那就有罪了。”

“是,臣一定謹記陛下的教誨,銘刻骨內斷不敢忘。”

“不說這些,馬上就到飯點了,留下來吃頓飯,跟朕還有你姐姐好好聊聊這幾年在福建的見聞,朕打算等商部把銀行的架子搭起來之後就南巡,到時候,你這個新任的錦衣衛指揮使就跟朕一道吧。”

皇帝沒跟自己開玩笑,真打算讓自己做錦衣衛指揮使?

顧語這個時候反而迷糊起來,皇帝既然看穿了他心裏那些想法,為什麽還要提拔他呢?

要知道,皇後的家裏外戚勢力等同為零,正牌的國舅是個不爭氣的紈絝廢物,國丈更是早些年就病逝了,把他這個貴妃娘家的外戚提那麽顯赫,不是在給朱文奎添堵嗎?

還是說,皇帝其實並不喜歡大皇子,但也不喜歡外人惦記立儲的事?

聖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