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海圖和神秘的歐洲面紗(中)(第2/3頁)

人人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

楊士奇看著李子容,心裏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這個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稅部尚書,在這件事情的上的反應過於激烈了。

這個李子容,似乎跟耿江是同科進士,錄進前,好想是同鄉學堂一個教諭教出來的同門師兄弟吧?

心裏咯噔一聲,楊士奇的臉色就變得有些難看。

他昨晚拿到通政司的奏本後就有些煩躁,倒不是為耿江的落馬而憂心,即使後者是江西籍出身。

江西黨為官者上萬,怎麽可能都是包拯?

有貪官汙吏很正常,僅僅一個官員的落馬不可能就會成為江西黨的汙點,讓楊士奇煩躁的,是將耿江拿進大獄的顧語的身份。

一個外戚,又是皇商宗人府勢力的身份。

他出手,絕不可能僅僅只是表面上履行職責那麽單純的一層意思。

而現在,李子容的反應更加重了楊士奇的隱憂。

拔出蘿蔔帶出泥,宗親會不會借著這個機會,大搞幺蛾子呢?

福建地鄰江西和浙江,這些年商貿繁榮,福州、泉州兩港堪稱是大明財稅兩塊重地,其中利益之豐厚,一直為江西黨和浙黨所惦記。只不過江西黨勢大,兩府的重要官員都是江西籍士子任職罷了。

而現在耿江落馬,浙黨未必就見得會跟他楊士奇一致槍口對外,不落井下石就算仁義了。

“誒,各省錦衣衛正常行使監察權和調查權,也是皇權特許的,怎麽就影響正常施政了?”

嚴震直開口道:“只要地方的臣工行端坐直,還怕錦衣衛行無名之獄,栽贓陷害不成?”

“楊閣老。”

李子容站起身行禮道:“下官還是建議,泉州海運司的事,由三法司審察,不應交錦衣衛,以免出現屈打成招、嚴刑逼供的事情。”

這個耿江,果真幹系不小!

楊士奇有些煩躁的擡手:“這泉州的事,內閣還沒有拿到謹身殿向陛下匯報,如何處置聖意還沒有下,你們操的哪門子心?這文華殿是用來理政的,不是用來吵嘴的,一個個廢話連篇,像什麽樣子!”

說是在訓斥李子容,但楊士奇的目光卻一直盯著嚴震直。

指桑罵槐,說什麽我也是內閣首輔,我沒開腔之前,還輪不到你來唱高調。

嚴震直還沒來得及反唇相譏,就看到自己老大哥郁新的告誡眼神,便老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批復奏本去了。

文華殿,再次開啟有條不紊的工作模式。

而他們所斤斤較較看重的泉州問題,在此時的乾清宮,無論是朱允炆還是鄭和早都扔到一旁懶得多說。

主仆二人,正興致勃勃的聊著海事呢。

主要還是前者在說,朱允炆靜心傾聽。

“此番奴婢往阿拉伯,一共獲取海圖十三份,分別是通往不同地方的,奴婢除了拓下這些海圖之外,還在當地招募、買下了許許多多的阿拉伯極西之地的各國人。”

鄭和眉飛色舞的進行著介紹:“有金發碧眼者、遍體漆黑者,他們膚色迥別、發色各異,語言更是五花八門,光為了翻譯之事,奴婢便費勁了周折。”

要說語言翻譯,眼下絕對是大明面臨的最大問題。

歐洲主流語言是什麽?

日耳曼語系、英格蘭語系、法語系、西斯拉夫語系等等,堪稱是五花八門,林林總總下來十幾樣。

開始的時候,為了聽懂這些玩意說話,對話間必須要找找兩個翻譯居中進行。

即阿拉伯當地通歐洲語系者,將這些話翻譯成阿拉伯語,再由通漢語者將阿拉伯語翻譯成漢語。

那個麻煩喲。

想要減少中間的交流障礙,鄭和自己苦學了阿拉伯語。

不得不說,鄭和還真的是一個語言天才,要不然青史上的他,不可能走遍大半個世界,並且在歐亞非都暢行順利。

“眼下奴婢正在努力攻讀其他語系,為此找了十幾個老師。”

朱允炆連連點頭:“學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語言是一項大工程,不是一日可成之功,不過也不能光你一人學習,有沒有組織其他人一道學習啊。”

“船隊中奴婢招募了幾十個有這方面天賦的隨奴婢一道,眼下也都各有成績。”

萬事開頭難,學外語再如何困難,肯下功夫又有這方面天賦的話,三五年的光景倒也足夠了。

“奴婢這次帶回來了大約三百余名極西之地各國人,從他們口中得知,前幾十年極西之地很多國家遭受了一次巨大的瘟疫,至今也沒有全然恢復元氣,所以為了生計,他們一直都在尋求一條能夠通往東方的通途。”

馬可波羅遊記是否存在並不重要,但是大明這個東方帝國,歐洲人是一定知道的。

就像朱允炆一直尋找前往歐洲的海圖一般,歐洲人,也一直對書中記載的在神秘的東方,有一個巨大無比又遍地都是財富的帝國充滿了好奇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