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膽大的王雨森(第2/3頁)

不過蘇州地處南直隸,臨近南京又是膏腴大府,自然是十房齊備。

“歲入方面沒有什麽問題,只是五年計劃迫在眉睫,眼下我蘇州府的進展又過於滯緩,所以本府有些許想法,找諸位商量一下。”

王雨森虛手示意幾人落座,自有小吏奉上茶水,等都安頓好了,王雨森才繼續開口。

“今年咱們蘇州府一共解糧七十萬石,解稅銀五十五萬兩,絲綢布絹等物若幹,總計收入達到了近一百萬兩,比建文五年多了百六,勉強達到內閣攤派的計劃。”

說著,王雨森還環顧了一圈,發現眾人臉上都一副如釋重負的輕松模樣,就笑了起來。

“怎麽?諸位覺得今年的差交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今年勉強達標、明年勉強達標,五年計劃結束,蘇州府卡著內閣的紅線過關,諸位屁股下的位子是穩了,但是想要升遷那也是斷然沒有希望的。”

這一下,這群官僚的面色才端肅起來。

說的對啊,累死累活幹五年,還沒法升官,那這五年幹的有什麽意思?

“三日前的求是大家夥看了沒有?”

一看眾人不做回應,王雨森便知道了結果,蘇州府這群官僚實在是太缺乏政治敏銳性了,甚至憊懶的開始連求是報都不看。

“這不是年底太忙了不是。”

韓旭才剛開口,就見王雨森蹙眉:“本官倒是有一句話,所謂埋頭拉車不如擡頭看路,求是報是仕途風向標,不看怎麽知道下一步的工作往哪裏去做?做不對,那就是出傻力。

我來告訴諸位吧,廣東布政使司今年的歲入比去年,多了整整一成五!”

堂內,一片倒抽冷氣聲。

“不可能吧。”

“一成五?廣東該不會是抄富商的家來充公的吧。”

“開商禁之後,廣東這兩年的歲入已經年年創新高了,哪裏還能有空余長那麽多?”

議論聲聲中,幾人這才醒悟過來,他們在這爭論哪門子,王雨森都說了他是從求是報上獲取的這個消息,問王雨森不就完了。

“廣東做什麽了?”

“做的可多咯。”

王雨森看著幾人臉上的驚容,輕笑一聲:“廣東布政使司衙門牽頭出錢,廣東商會共同出資讓廣州船廠造了二十艘戰船和五十艘漕運船,支援閩浙水師和江南織造局下南洋的商貿,獲利甚厚,還大搞鼓勵經商活動,只要年商稅達到標準線的,廣州府免費建一座占地十畝以上的豪宅贈送。”

這一下大家沒了脾氣,難怪廣東今年稅交的那麽高,誰讓人家敢打敢拼。

“本官估計,明年內閣就會行文,贊揚廣東精神了。”

王雨森指了指自己腦袋上的冠戴:“諸位,想要升官換帽子的,麻煩你們也費點心,想想咱們蘇州那麽得天獨厚的條件,怎麽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光盯著種地,能種出多少銀子來。”

當官如果不是為了爬的更高,那你當官圖個什麽勁。

為人民服務嗎?

那只是工作中的職責,入仕途誰沒有野心,誰不想青雲直上,文華柄國?

“大幹五年,到了混一個不上不下,無功無過,諸位有幾個五年啊?”

王雨森刺激了一句:“本官到是不急,距離致仕的歲數紅線還差幾十年呢,如果諸位想著安穩退休,將來年年領一筆致仕銀子含飴弄孫,那就人各有志了。”

這話說得大家夥心裏都不服氣起來,要是能有進步的希望,誰想原地踏步啊,廣東要是年年這麽出成績,那以後升遷的路子可就全被廣東占光了。

“府尊就不要賣關子了,若有良謀,我等自是全力支持府尊的。”

“擴產江南織造局蘇州營紡司。”

王雨森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蘇繡一直是咱們大明最頂級的紡織產物,也是咱們蘇州府的門面,增加蘇繡的產量,就是源源不斷的銀子入賬。”

擴產江南織造局蘇州營紡司?

幾人都征了一下神,韓旭蹙起了眉頭。

“府尊的提議確實很好,但是擴產哪裏是這麽容易的?蘇繡以做工用料冠絕天下,倉促上馬擴產,一旦質量有差,招牌可就全砸了。”

“誰說要倉促生產了,計劃時間不還有四年呢嗎。”

王雨森不置可否,交代道:“這幾年我大明民間富商日趨增加,蘇繡的產量已經明顯跟不上需求,擴產本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有能力織造蘇繡的女子一直數量不足,所以本府打算向蘇州本地各大布商征借一批巧手的繡女到營紡司學習,他們那些面向普通老百姓的紡織品,從哪都能招到工人,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產。”

幾人就湊在一起商量起來,也是隱憂不少。

“織造一匹蘇繡的工時,最少五名女子做數日之久,不知府尊打算在眼下蘇繡的產量上增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