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為大明富強而讀書(第3/3頁)

“給胡藍平反,就是說爺爺錯了。

將來這一案受到連累的後世兒孫揚眉吐氣之後還得了?當他們出仕為官的時候,就會揪著這一點,無限放大爺爺的錯誤,把爺爺批評的一文不值,以點遮面,以偏概全,顛倒黑白。

是,朕不否認爺爺有錯,任天下誰來看爺爺都有錯,哪怕朕也這麽覺得,因為朕不在那個時間、那個位子上,無法理解爺爺的做法罷了。

後人拿著爺爺的殘暴來說事,說爺爺濫殺開國功臣、鎮國大將,這種猜疑自私的皇帝能是什麽好皇帝,能有什麽好政策?

潑臟水、搞批判,全面否定爺爺的所有功績,這都是不可避免會被衍伸出來的行為,因為他們要洗刷他們祖先的名聲,要一出這幾十年的委屈,就勢必要如此去做。

胡惟庸、藍玉他們的名聲拿什麽跟爺爺比。”

天下,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理性的將對錯剝離開來,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對錯,更架不住有那麽一大群人不懷好意的帶節奏。

所以做事,只有東風壓倒西風,或者西風壓倒東風。

將來的事朱允炆死後控制不了,後人想要翻案自然可以翻案,但眼下,他是絕對不可能給胡藍翻案的。

順其自然,當全民開智的時候,不用官方出面,百姓自己識字看書,知曉這段歷史後,各自心中也會對這件史實進行評斷,沒有一群叫囂著帶節奏的,他們自己心裏會客觀分析。

一旦朱允炆這個二代皇帝現在就平反,那接下來的幾十年,大明的輿論導向就會對太祖極其不利。

你都給人家平反了,還能不允許那些被牽連進這兩起案件中的後人參加科舉當官嗎?

出自為自己利益考量,朱允炆還得支持他們當官呢。

為什麽,因為是朱允炆這個皇帝恩赦的他們,他們對朱允炆這個皇帝感恩戴德,讓他們做官,就可以穩固朱允炆的皇權,穩固他這個建文皇帝的統治。

這也是平反這種事,幾千年以來都被歷朝歷代後繼之君喜歡用的手段之一。

朱允炆教過朱文奎,等後者當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給方孝孺平反。

“你爹我都死了,名聲值不值錢不重要,你給他平個反,可以收文臣之心,穩固你的位子。”

這話朱允炆能說給朱文奎聽,但他卻做不出替胡藍平反的事來,因為他打心眼裏敬重朱洪武,哪怕他本身跟朱洪武沒有任何的感情可言。

英雄惜英雄,皇帝惜皇帝。

在這個位子上,他才知道朱洪武到底有多不容易。

“不說這些令人心煩的事了。”

朱允炆攤開一份新的宣紙,提起筆。

“朕給這湖畔學院提副訓詞,希望這些孩子能夠時刻警醒。”

雙喜湊過來看,一時都有些癡了。

“為大明之富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