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學習才能強國(第3/3頁)

朕的夢想便是將來哪怕只是一個販夫走卒、官衙胥吏都比今日翰林院的學子還有才華。學習才能獲取知識,而只有知識才能強國。”

學習強國?

自皇帝嘴裏吐出來的新鮮詞匯總是層出不窮,但其中蘊含的兼濟天下的情懷,也讓人大為觸動。

解縉忙拿筆抄錄下來,覺得又可以從這兩個詞中衍生出不少的知識點,填充進《建文大典》之中了。

“就按照朕的意思,卿擢人編著教材吧。”

朱允炆匯總道:“國學、數學、青史、思想政治四大主課,分童學、少學、青學三級,童學即六歲至十一歲六年,少學為十二歲至十四歲三年,青學為十五歲至十七歲三年。

青學結業之後,朕想這些孩子就可以參加大考了,屆時朕就要在南京改制翰林院,作為大學,這些孩子大考過關,就全部收錄進大學再學個幾年,而後各歸本鄉參加省考入仕。”

童學、少學、青學、大學。

省考入仕、優者再參加國考,這就是朱允炆為將來大明的學生規劃的晉升路線。

“童學結業後可直接參加少學,少學結業要有考試,考定不過關的無法參加青學,同理,青學結業考試不過關的無法參加大學。

選修輔課的,可以在少學結業考試不通過的情況下參加輔課的學堂,青學結業亦然。”

甭管自己的想法要多少年才能全面落實,朱允炆一股腦的全都說了出來,先把教育體系系統的落實下來,將來再慢慢填充。

“知識學的不夠,當不了官沒事,學個修船作工的技術也不錯,再不然就學著如何當兵打仗,天下之大,總有他們一展才華的地方,實在是憊懶之徒,那就回家種地吧。”

有大學,自然要有技校和軍校。

官辦學堂,全面免費。

穿越而來,朱允炆的夢想就是讓這個國家有朝一日能夠人人如龍!

知識是科技大爆炸的先決條件,知識,也是一個國家想要快速擴張的必備基礎。

人的一生都需要學習,學習文化知識、學習人情練達,學習經商做藝。

努力學習沒有能夠成功的有很多,但起碼也算是努力過,不成是因為天地本就不公,非己之罪,但懶惰的人還要去非議別人的成功,那就是最大的不對了。

朱允炆現在就是在給全天下所有人都能當首輔、當元帥的機會,能不能成,就看他們幾十年後的造化了。